2020-07-14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七月盛夏时节,迎来了“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下半场大幕的开启,为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巩固去产能成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尚未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的地区和中央企业,要统筹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去产能任务。《通知》中重点关注领域仍聚焦在钢铁和煤炭等行业。
事实上,不少地区已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未完成地区陆续为扫尾工作按下加速键,各地本年度落后产能退出工作陆续展开。
钢铁:保供给侧改革成果和保经济稳增需找到平衡点
对于钢铁行业,《通知》要求,对尚未完成压减粗钢产能目标任务的地区,要继续坚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确保在2020年全面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同时要求,要继续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用地、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等相关要求,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新增钢铁冶炼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通知》强调,依法依规加快处置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各地区要加强日常监测排查,对于在市场竞争中新产生的低效、无效钢铁行业企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妥善处置,并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确保应退尽退。
7月1日下午,徐州宝丰特钢有限公司炼出最后一炉钢,正式关停。此前,徐钢集团两座550立方米高炉已从6月28日晚零时、彭钢集团从6月29日晚零时开始停止投料并逐步进行自然冷却降温。至此,徐州市18家钢企仅剩2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徐钢、中新钢铁)、1家短流程生产钢企(金虹)在产,其余15家钢企全部关停。
根据《徐州市2020年五大行业整合整治工作方案》,今年徐州市将抓好四大行业转型升级和化工产业整治提升,完成钢铁、焦化、水泥企业关停整合,炼铁、炼钢产能分别压减到882.7万吨和910万吨,焦炭产能减少至796万吨,水泥行业整合成4家大型熟料及粉磨企业。加快中新钢铁二期、徐钢三期特钢优钢、龙兴泰焦化联产等技改项目建设,推进淮海中联、诚意水泥、圣戈班等项目迁建升级,实现传统产业产品换代、效益攀升。
在天津,按照工作安排,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正在分阶段实施中,按计划,10月底前将完成落实,11月底前进入总结验收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有分析认为,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压力空前,如何在保供给侧改革成果和保经济稳增之间权衡,是影响2020年钢铁行业运行的重要因素。
煤炭:巩固现有成果,系统性优化产能
对于煤炭行业,《通知》要求,持续推进煤炭上大压小、增优汰劣,着力加强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增强能源保障和应急调控能力。积极稳妥推进煤电优化升级。《通知》强调,原则上在2020年底前完成已摸底确定并上报的钢铁、煤炭行业“僵尸企业”处置工作。严格控制产能总量,严格禁止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布局新的煤矿项目,严格限制高硫高灰高砷煤项目开发。
据了解,2018年,煤炭行业已提前两年完成8亿吨去产能目标。按照《2020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要求,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确保各地区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30万吨/年以下煤矿仍有1700多处。为系统性优产能,今年将继续坚持上大压小,增优汰劣思路,深化“僵尸企业”处置,分类处置30万吨以下煤矿,加快退出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煤矿。与此同时,强调培养发展优质先进产能。
《工作要点》还强调,对30万吨/年以下煤矿,要结合本地区煤炭供需形势和资源运力情况,加快落实已制定的实施方案,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升级改造提升一批的要求,加快退出低效无效产能。
近日,《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山西省将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推动煤炭开采方式变革。2020年年底前,6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全省煤矿数量减少至900座以内,大型煤矿产量占比达到76%以上。
另据了解,今年以来,四川省已经连续发布了五批关闭退出煤矿名单,累计关闭退出煤矿50处,合计产能510万吨/年。其中生产煤矿34处,建设煤矿16处。根据名单,退出关闭煤矿产能均在15万吨以下(包含15万吨),其中,产能为15万吨的有11处,9万吨的37处,6万吨的2处。从地区来看,广安市9处,达州市19处,宜宾市17处,广元市1处,巴中市2处,自贡市2处。
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3~5年时间,退出关闭煤矿215处左右,化解产能3303万吨左右,其中省属国有重点煤矿18处、产能1209万吨左右。同时综合运用财政奖补资金及综合政策措施,引导一批资源条件较差、灾害重、工艺落后、安全风险大、亏损严重的小煤矿有序关闭退出,减少生产能力。引导地方政府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处置一批“僵尸企业”。
(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