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有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2020-07-2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张宇贤  赵硕刚

今年以来,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尽管我国经济一度也遭受到疫情的严重冲击,但我国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将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引擎的重新启动将全方位助力世界经济早日摆脱疫情导致的衰退泥沼。

一是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改善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由于疫情发展迅速,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不断加大,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不断下调,各国经济纷纷陷入数十年以来的最严重衰退。美国经济在一季度环比折年下降5%后,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高盛等机构预计二季度GDP将出现40%左右的巨大下滑。欧洲、日本经济形势也不容易乐观,欧盟预计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将萎缩13.5%,日本经济在去年四季度就已经陷入负增长,二季度不仅是连续第三个季度衰退,而且衰退幅度将显著扩大。此外,巴西、俄罗斯、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仍处于新冠病毒扩散高峰,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仍在持续加深。因此,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重创的当下,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企稳回升,不仅能够提振各国推动经济复苏的信心,改善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而且印证了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显著成效,为各国探索行之有效的复工复产举措提供了经验借鉴。

二是我国工业体系重启运转维护了国际产业链的稳定。由于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接连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加之各国为阻断疫情蔓延采取的封锁措施导致国际运输网络梗阻,跨国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断点大量出现,不仅造成部分国家抗疫和生活必需物资出现短缺,而且进一步放大了疫情对各国经济的冲击,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复苏。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是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自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以来,我国加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二季度制造业PMI连续保持在扩张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逐月加速,工业产能利用率恢复至74.4%。中国工业体系的恢复运转确保了全球供应链“中国段”不断链。同时,我国还积极畅通国际货运通道,全力推进跨国供应链的恢复。在海运、空运大面积停运的情况下,我国充分发挥中欧班列的战略通道作用,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统计,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36%。其中6月份开行数量达到1169列,创历史新高,有力保障了沿线国家间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三是我国内需释放弥补了全球有效需求的缺口。新冠肺炎疫情罕见地同时冲击全球供给和需求,不仅生产遭遇“急刹车”,消费、投资需求也迅速“冷冻”。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二季度以来我国因疫情延滞的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更快。

同时,企业生产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恢复也带动大宗商品、机电设备、零部件等需求增加。内需的恢复带动了相关产品的进口需求,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1.2%,其中电子元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分别增长14.1%和7.2%,大宗商品如原油、煤炭、铁矿砂、铜矿砂进口量分别增加9.9%、12.7%、9.6%和3%。由此也使不少国家在整体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对华出口实现了逆势增长,对稳定这些国家贸易和国内经济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6月韩国出口同比下降10.9%,对中国的出口却实现了9.5%的同比增长。根据巴西经济部的统计,上半年巴西在出口整体下降6.4%的情况下,对华出口同比增长14.9%,占巴西出口比重也由去年同期的28.5%跃升至35%。

四是我国高效的生产能力保障了国际防疫物资的供给。有效遏制住疫情蔓延的势头是重启经济的前提。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面对医疗防控物资“全球告急”的局面,我国不仅没有对防疫物资出口进行限制,而且充分发挥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推动企业扩产转产,畅通产业链上下游,快速提升防疫物资生产能力,实现了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产能迅速跃升。根据我国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在3月至4月的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我国医用防护服、病毒检测试剂、红外线测温仪的日产量分别增长了90.6倍、58倍、23.3倍。医用非N95口罩、医用N95口罩日产量分别由2月初的586万只、13万只增加到4月底的超过2亿只和500万只。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在疫情期间大力推进原料药生产企业的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疫情防控的需要,更持续向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供应防疫物资、原料药、生活必需品等产品。上半年,我国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及药品、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分别增长23.6%、46.4%,有力支持了相关国家疫情防控,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五是我国市场活力恢复缓解了跨国企业的经营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令不少跨国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营收大幅下滑,被迫进行裁员乃至部分停产停业。我国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对内外资企业给予平等的助企纾困政策,积极推动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复工复产。二季度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生产增长由负转正,同比涨幅在6月份扩大至4.2%。同时,中国市场的恢复也有效减轻了全球其他市场下滑对跨国企业经营带来的冲击。以汽车市场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德国宝马公司公布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上半年宝马在华新车销量达到32.9辆,其中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7%,而同期在美国和欧洲的销量分别下滑40%和46%。同样是德系汽车厂商,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34.61万辆,同比增长0.4%,其中第二季度在华销量增幅达到21.6%,相比之下,奔驰上半年在欧洲、北美的销量下滑幅度达到31.5%、16%。

六是我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在疫情加剧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情况下,中国却坚定不移推动对外开放,向世界敞开14亿人口市场,与世界共同分享增长红利。今年以来,我国《外商投资法》正式落地实施,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着力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对外公布2020年版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已连续3年缩减的基础上,再次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此外,我国还通过云上举办了第127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注册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国致力于营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将有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全球蔓延的影响,多数美国企业依然看好中国市场,认为中国市场值得长期、战略性投入,会考虑增加在华投资。今年二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4%,表明外商持续看好中国,对在华经营信心不断增强。

当前,尽管国内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和国际经济风险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面临压力,推动经济全面回归常态化增长需付出更大努力。尽管如此,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优势没有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延续稳步复苏的趋势,继续为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

(张宇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研究员;赵硕刚,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