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范纪安报道 记者从河南省发改委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除湖北省外,全国其他省份大多将企业复工复产时间推迟到2月9日。近期,河南通过运用物流指数监测等,强化复工复产企业生产运行调度,提高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精准度和针对性,相关经验做法值得推广借鉴。
物流连接产业上下游,物流的恢复情况能比较准确反映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其中,货车通行数据与企业生产关联度强,可从物流环节直观反映全社会生产的活跃度,目前已具备利用大数据手段综合分析的条件,时效性较好。近期,河南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利用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全省2万多辆货车行驶情况进行调度统计,重点跟踪掌握货运车辆的运输时长、运输里程等情况,并据此编制物流复工指数,每2天发布一次。从指数运行情况看,春节以来河南物流稳步回升,该指数农历正月十四上升到27,但仍比去年同期低72.97个百分点,不足往年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往年物流运输初四即开始快速恢复)。
结合河南等地的做法,交通运输部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已开始根据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实时调度全国600多万辆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货车运行轨迹,通过大数据分析监测物流货车复工率(每日行驶路程超过50公里的货车视为复工车辆)。从该指数初步监测的结果看,春节期间货运汽车复工率仅为往年同期的25%左右,说明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尽管物流复工指数尚存在区域和行业精准度、识别性不够等问题,但完善后定能为复工复产科学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