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8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大省,全省有规上企业4.6万多家、中小企业300多万家,外省在苏就业人员约825万人。江苏全面落实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相关要求,按照“五个快速”,推动经济循环畅通。截至2月23日,从工业用电量数据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为66.4%,复工复产率居全国前列。
一是快速采取应对疫情措施。1月22日,修订并下发执行《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省启动联防联控机制。1月24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坚决实施隔离,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并在公路省界、车站、机场、码头等场所全面实施车辆人员检查检测。
二是快速启动运行监测预判。在疫情发生之初即组建经济预警监测小组,运用“13(设区市)+19(重点县市区)”经济运行监测机制,针对就业、金融、企业复工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加强研判分析和预测预警,每天均形成综合报告反映存在问题,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信息。
三是快速出台重大应对政策。聚焦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和影响,2月12日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 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12方面提出了50条政策措施,重点强调要坚持安全可控、系统推进、分步实施,按照“五不准、一只要”,即不准一刀切劝返、不准擅自升级管控措施、不准收取复工保证金、不准在流程之外另设门槛、不准要求出具安全承诺书和只要符合要求就允许复工的原则,推动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加强能源保障,采取支持性两部制电价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四是快速建立应对机制。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运输受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到位、防护物资紧缺等问题,迅速印发通知要求保障交通畅通,要求各地围绕畅通上下游产业链解决复工复产问题,快速组织防护物资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推动37家企业纳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梳理上报13家重点保障企业名单,重点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均超100%。针对一些个性问题,采取“一企一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保障。
五、快速组织人员返岗复工。统筹协调交通运输,自2月中旬开始,省内多地采用集中包车、公交转运等方式,迅速帮助务工人员到岗。对来自疫情重点地区和省内高风险县(市、区)的人员,按照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来自省外其他地区和省内一般风险县(市、区)的人员,做好活动轨迹鉴定和健康状况评估;对来自省内低风险县(市、区)且无异常状况的复工人员,鼓励及时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