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300多个项目复工复产,江西宜春用了这些好办法

2020-03-04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胡应翔 见习记者陈鹰

江西省宜春市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两手抓,通过早谋划、推举措,引导和督促项目单位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有序推进项目复工开工。截至2月底,283个应复工的重大项目全部复工,复工率为100%;27个应开工的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为100%;另有9个原计划3月后开工的项目也提前开工。

六个办法推进复工复产

为了推进重大项目有序复工开工,宜春市对2020年实施的重大项目实行清单管理,研究制定了重大项目复工开工计划,引导和督促项目单位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有序推进项目复工开工。

一是加强开复工调度督导。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宜春市每日对283个应复工重大项目,27个应开工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为项目复工复产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宣传解读国家和省市关于复工复产的政策,使项目业主更好地知晓了复工开工政策导向,从而进一步增强复工开工的信心。三是优化审批服务。用好“互联网+”手段,依托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和“赣服通”,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不断档。四是落实要素保障。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先后组织了12个工作组到县市区调研督导重大项目复工开工、疫情防控,及时梳理项目复工开工遇到的问题,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如积极协助医用物资企业解决原材料短缺等难题,协助市属重大项目解决口罩问题等。五是强化跑项争资。筛选并上报13个疫情防控建设项目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及信贷资金需求,做好企业债券发行申报。六是落实优惠政策。落实降低医药企业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政策,电力等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相关电价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了企业用电等成本,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惠和便利。

五项措施保供应稳物价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对民生物资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此,宜春市发展改革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宜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韩林表示,宜春市采取了五项措施,保证生活必需品供应和物价稳定。

一是完善制度措施,切实做好市场供应牵头工作,制定了市场供应组工作方案、中心城区物资市场供应保障应急预案、粮油市场供应保障应急预案、蔬菜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等,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并强化督促落实。二是持续做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监测。连日来,宜春市发展改革委组织人员每日对全市粮油、肉蛋、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流通、库存、价格等情况进行监测、调度和分析,并将69种生活必需品价格情况及时通过市政府和发展改革委网站进行公示。三是切实扛起“米袋子”责任。宜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在今年的大年初一就提前返岗,协调各地粮食管理部门向市重点粮油应急保障企业派出驻厂代表,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用工、交通等困难。截至2月26日,全市有117家粮食企业复工复产,根据最近3天的统计数据,宜春市日均加工大米1534吨,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四是压实“菜篮子”责任。宜春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等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春节期间储备冻猪肉投放工作,2019年12月21日至今年2月26日,两个月累计投放储备冻猪肉228.8吨。五是狠抓能源保障。及时与电力、燃气部门衔接,建立应急机制,加强运行调度分析,全力保障全市医疗机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等重点单位供电供气。

三个“到位”严防疫情输入

“在防疫战的前段时间,因为企业、学校放假,全区只有1.7万常住人口,防疫任务相对较轻;2月10日起,企业复工复产,全区人口突增4~5万人,外防输入的防疫压力陡增。” 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杨荣茂表示。

作为宜春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零的3个地区之一,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面临着“外控输入”防疫工作的诸多难题。杨荣茂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了三个“到位”:一是主体责任到位。首先与各企业签订责任状,明确各法人为防疫主体责任人,必须在厂在岗并直接指挥防疫事宜,同时明确,防疫小组人员须配齐配足且专人专事。二是防控措施到位。要求各企业防控物资如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必须齐备齐全。同时,编制《复工指南》,将防控流程等详细告知、详细解读,严格按标准执行,让企业有章可循、有序落实。如门卫登记、两次测温、口罩佩戴、厂区消毒、食堂分餐等,确保防控工作做实做细,不出遗漏、不留死角。三是督促检查到位。成立复工核验组,滚动式深入各企业,核验企业复工前防控工作准备情况,查找防疫工作不到位的环节,并根据督导结果,该约谈的约谈,该整改的整改,确保企业安全复工、安全生产。针对应急物资准备到位不足、仍有困难的企业,及时帮助解决,目前已向81家企业提供消毒液10吨、口罩4万余个。

地处宜春市中心城区的宜阳新区,则通过压实三方责任,加强企业自我防控,群策群力共同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宜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李雪梅介绍,宜阳新区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小区管理暂行办法》和《复工企业员工管理暂行办法》等,重点强化了企业(工地)员工管理。一是压实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要求每个施工企业设立防疫专员,做好人员返岗前的筛查工作,对返岗员工实行“宜码通”电子通行。二是压实项目经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设单位项目经理对管理人员上岗和进出工地进行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和专员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并用好智慧平台进行监管,让监管从“人防”向“技防”转变。三是压实企业法人的领导责任,其所属的建设项目或企业防控出现问题,则要追究企业法人的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