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精准帮扶 确保安全

2020-03-27 中国发展网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纪实

中国发展网 为做好疫情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满足群众对相关食品的需求,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市场监管局精准帮扶,助力食品生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和食品供应“两不误”。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5家粮食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复工复产率达85%。

全程帮扶,“秀峰米业”率先复工

走进位于宜春市袁州区工业园区的宜春市袁州区秀峰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耳畔传来机器运转的轰鸣声,眼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袋袋大米缓缓通过流水线……目前,该公司日产大米成品50余吨,产能基本恢复正常。

1月25日,因疫情形势严峻,宜春中心城区部分超市大米等生活必需品被一抢而光。“赶紧通知中心城区周边的粮油加工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快复工,并加强对全区粮油加工企业复工的调度。”作为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市场监管组牵头单位,袁州区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复产复工的“复工专员”,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1月26日下午,接到抓紧时间复工的通知后,我们一方面开列紧缺物资和遇到的困难问题清单,反馈给区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另一方面通知员工及时返岗到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该公司总经理袁勇说,“最多的一天,我接到区市场监管局‘复工专员’的10多个电话,每个电话都是冲着解决实际问题打来的。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区市场监管局赠送的口罩、消毒液及体温计等,解决了公司复工的一大难题。”

2月1日,该公司顺利复工,成为袁州区首家复工的粮食加工企业。“复工当天,实际到岗员工只有38人,人手不足,但我们还是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生产更多的大米来满足市场需求。复工当天,公司产能就恢复到了75%。”袁勇说。

统筹安排,其他食品企业有序复工

袁州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疫情防控稳定企业生产、以企业生产保障疫情防控,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生产工作。为帮助其他企业有序复工,1月28日,该局转发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致全省食品生产企业及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一封信》,2月6日,通过市属媒体、秀江微语、袁州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食品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单位复工复产指南》,及时对全区粮食生产企业复产复工进行部署,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体温监测和健康防护工作体系,并对做好员工健康检查、生产场所消毒、原料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产品出厂检验等进行重点强调,做到疫情防护全员覆盖。2月10日起,全区食品生产企业逐步恢复生产。

2月12日,江西(宜春)远大粮油有限公司复工后生产的首批60吨产品装车出发运往韩国,成为袁州区工业园区企业复工复产后的出口“首单”。

2月14日,宜春市袁州区老字号粮食有限公司全面复工,当天返岗员工121人,产能达到70吨。

2月18日下午,江西(宜春)润田明月山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复工复产,次日38万瓶矿泉水成功下线,并分发运往各地。

……

据了解,目前袁州区已有145家粮食生产企业复工,主要生产粮油、糕点、肉制品、蛋制品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食品。

精准指导,管质量安全也管疫情防控

“特殊时期,更要把好原料关,确保质量安全”“生产场所每天消毒了没有?”“员工吃饭怎么解决?要尽量打包带走分散吃。”3月26日下午,袁州区市场监管局督查组对袁州区工业园区第二批复工的食品生产企业宜春金农粮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嘱咐、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复工复产要抓紧,但疫情防控也不能松懈。自复工以来,该局对食品企业的疫情防控落实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为确保安全第一,我们提前采取了严实的防控措施。”江西(宜春)远大粮油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文军说,“防疫物资春节前就备好了,按照区市场监管局的要求,公司还特意编制了多篇防疫的图文宣传资料向每一位员工传达,要求阅读后一一回复。”目前,该公司防护口罩可保证2个月的使用量,酒精、消毒水等库存充足。复工生产后,公司对厂区卫生消杀、员工分餐、配备口罩等分别作出了详细安排,还在员工用餐方面增加了9条新规,在产品外包装裹上一层PE膜,最大限度防止病毒传播。

此外,为准确掌握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袁州区市场监管局还组织全区13个基层市场监管分局对各自辖区内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摸排,对收集到的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信息和防控物资需求,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统筹解决,力争做到防疫物资精准推送,切实解决企业所需,全力助推全区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周文军、周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