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4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王斌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张掖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安排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三守责”原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建设,及时做好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以及保价稳供工作,确保张掖市经济稳定增长。
监管职责前移,“价稳货足”有保障
积极履行价格监管职责,力促张掖全市群众生活生产必需品“价稳货足”。一是保障物资供应。及时汇总分析全市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粮油店、药店的商品信息,重点监测生活必需品供求动态,确保短缺、紧俏商品及时得到补充;督促专业合作社、农资农家店、农资配送中心及早组织农资货源储备调运,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村群众春耕备耕工作不受影响。目前,部分农资产品定点经营店正常营业,化肥、柴(汽)油、种子、农膜等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二是保障运输畅通。开通生产生活必需品运输“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超市、粮油蔬菜水果等食品批发单位及农资产品定点经营单位出具运输证明、办理通行手续,建立了生产生活配送体系,保障了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必需物资的及时足量供给。 三是保障价格稳定。会同张掖市工信局、商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成立价格监督专项检查组,全面加强疫情期间物资储备及保障工作,切实做好医用物资、应急商品和粮、油、肉、蛋、菜、奶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经营主体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禁止哄抬物价、扰乱市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容缺受理服务,优质便捷创新多
针对疫情防控需要,张掖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调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方式的公告》,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协调相关部门网上办理审批审核手续,边建设边补办正式前期手续,力争更多项目开工建设。督促公共资源交易机构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推广电子招投标,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开标,积极推广电子评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简化程序,缩短时限,提高招投标效率。针对疫情防控实际,会同相关审批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全面实行“网上办事”“不见面审批”,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通过电话、钉钉、视频、QQ、微信、邮寄等方式,为项目单位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帮助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如期办理前期手续。
张掖市发改委还积极上下协同、左右联动,通过实行“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积极推广电子招投标、建立重点建设项目日调度日报告制度、全面摸底调查重点项目建设需求、逐项对接落实项目开复工时间等措施办法,“云服务”使项目开复工做到底子清、提质快。至2月18日,省市列重大项目尚未开复工,其它项目已开复工9项(续建3项、新建6项);预计2月底,开复工项目62项(续建26项、新建36项);预计3月底,开复工项目177项(续建102项、新建75项)。
出台扶持政策,救赎企业共渡难关
会同市省直有关部门,就疫情对张掖全市经济运行影响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研究提出了《张掖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市经济运行影响分析报告》。积极借鉴全国各地已出台的应对疫情促进发展有关政策做法,印发了《张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度难关的政策措施的通知》,制定出台了强化金融支持、落实税收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成本、稳定职工队伍、优化政务服务等六个方面18条具体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企业平稳度过难关。
同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解决企业困难、筹划项目开复工建设、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就业等扶持政策执行、落地、落实工作,做到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为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基层一线
按照“不在机关单位上班,就在所在小区上岗”的要求,由委党组领导带班,全体党员分组轮流到社区报到服务,佩戴党徽、亮明身份,积极配合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做好辖区住宅小区防控、排查、监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全体党员干部精神饱满,全情投入,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先锋作表率,加强防疫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正确理解、主动配合、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做到疫情不退决不收兵。止目前,设立党员先锋岗1处,张贴宣传横幅18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每天登记进出小区居民300人次,累计劝回500多人,共发放临时出入卡1260个。
统筹谋划 以项目大突破促全市经济大提升
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措施的情况下,张掖市发改委领导带头深入县区、相关企业、项目建设现场,通过个别交谈、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研究对接项目,协调解决问题,促进项目有序推进。充分利用弹性上班时间,安排委分管领导和科室认真梳理、对接分管领域重点工作,研究梳理了张掖市发改委今年重点推进和主抓的68项重点工作、75个重大项目。并将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科室,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落细,切实发挥重大项目的强力拉动作用,以项目的大突破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