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湖北红安县人民医院奋战在抗“疫”最前方 最 “帅”逆行者用生命守护生命

2020-02-20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 

有一种力量叫感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2020年1月底,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每一场激烈的战役打响,都有一批英勇的战士无畏付出。他们忠于使命、放弃团圆,在工作岗位不离不弃;他们勇担使命、不畏艰险,以专业力量迎击肆虐的病毒;他们不辱使命、逆行而上,用个人的生命守护着更多人的生命!徐帅就是红安县人民医院众多“白衣战士”其中的一个,他作为红安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人员一直奔波在红安县杏花定点医疗救治点、红安县似马山定点医疗救治点和红安县人民医院,像一个冲锋在前的士兵,与其他医护人员一道抗战在新冠肺炎的最前沿。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2日,红安县杏花卫生院定点医疗救治点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红安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徐帅在紧急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尤其擅长气管插管,面对疫情,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主动请缨,简单收拾行李,马上毅然投身到了与病毒交锋的最前线。

当时的杏花定点救治医院刚刚组建,由于时间紧迫,硬件设施简陋、防护物资不足,面对陌生的病区环境,徐帅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担当,积极对来自医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救治流程、抢救措施、业务技能等专业知识培训,并迅速组织开展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2月5日下午,一位确诊新冠肺炎的34岁中年男性,既往有肾病综合征,当天晚上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其血氧饱和度下降至50%,病情紧急,徐帅立即为其行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体征虽有改善,但血氧饱和度依旧下降,时间就是生命,徐帅立即为其行紧急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气管插管“红区”进展很困难,一方面在插管途中,新冠肺炎患者易出现呛、咳,携带病毒气溶胶喷射易大大提升感染风险,对插管医生水平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插管中发现该患者咽部有大量分泌物伴渗血,而且该患者情绪较激动,给插管造成了不小麻烦,徐帅一边冒着暴露风险为其吸痰、清理气道,为插管赢得了先决条件。在寻找插入气道声门时,防护眼睛起雾,视线受限,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的他发现气道声门,最终成功插管,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拼尽了全力,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患者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从病房出来,徐帅早已是浑身疲惫、汗流浃背。

徐帅总是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患者。由于人员紧张,当时患者戴着呼吸机不能下床,护理人手不足,徐帅主动给他喂药、打开水、甚至倒尿壶,并且出钱让人为其买来生活必需品,在病人烦躁不安时,还主动为其进行心理辅导,主动联系患者家属进行视频通话,通过家人的鼓励让其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还用治愈患者的消息鼓舞他,最终该名有着肾病综合征的新冠肺炎患者终于治愈出院。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他们也是孩子的父亲母亲,他们也是儿子和女儿,他们也是丈夫妻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必须冲锋在前,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生命重于泰山,我们要牢记医者初心,始终奋战在战役最前沿……..”面对患者的夸赞,徐帅总是这样谦虚地回答。

其实我们都知道,徐帅老家在武汉,他的父母亲都在武汉,因为和妻子都是红安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一年难得回家一次,徐帅今年春节本打算带着孩子回家好好陪陪年迈的父母,却遇到了这样的非常时期。而且在大年初二,他的母亲也生病了,家里人害怕他担心,影响工作都没有告诉他,等母亲好了之后才通过视频简单的说了几句关心的话,自己的孩子,小的才刚刚满1岁,都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刻,他也无暇顾及,大部分时间都是穿着防护服待在了病房,废寝忘食的与病毒做斗争,在有限的医用环境空间里坚守岗位,徐帅没有休息一天,几乎都在各个医疗救治点病区工作,全力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各种感染高风险的操作,都是他亲自完成。

2月1日,红安开辟了全县第二救治医院,徐帅再次不辞辛苦,临危受命,勇敢地奔向第二战场前线开展救治工作。20多天来,徐帅几乎每天都只能休息4、5个小时。他全力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往返奔波于各个医疗救治点的病区,各种感染高风险的操作,都是他亲自完成。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许多重症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目前,徐帅带领同事们已累计治疗危急重症患者20余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8人次。

“战疫还未结束,红医人还得努力!”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红安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不忘初心、忠于职守, “舍小家,顾大家”, 一直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们积极组建红安县定点医疗救治点300余名“红医战士”奋战在红安县杏花卫生院医疗救治点和红安县似马山救治点,800余名“红医人”留守在红安县人民医院,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发热门诊、留观病区和筛查救治等防控工作,筑起守护红安人民健康的安全堡垒!(廖亮 胡卫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