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1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疾病,作为呼吸内科的专业医生,我们就应该唱‘主角’……”1月21日深夜,再过两天就是除夕,在荆门市第二人民院紧急召开的“新冠疫情”防控部署会议上,该院呼吸内科·老年病科主任杨明炜“勇担当”,成为本院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身后是一个专业的呼吸科团队!”杨明炜说,荆门市第二人民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呼吸内科·老年病科9名医生、15名在岗护士全员上阵,刘琳、刘淮、曹江波、周慧会等分赴感染病区和发热门诊,方玲玲、吕红燕“主动请缨”支援外院,董尚雄、郭金莲则坚守在呼吸科内门诊。面对严峻的疫情,医院迅速部署,合理分工,各部门支持到位,“对口”的呼吸专业以及感染科便成了这场没有硝烟战疫中的“主角”。
这是一道“生命”的防线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咽拭子检测、核酸阳性……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些医学专业术语走进普通百姓的视野,作为防控救治“前沿阵地”——发热门诊医疗救治小组组长的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淮,承担着鉴别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职责。他们直面每一位发热患者,询问流行病学史,并通过血检、肺部CT等检查手段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状况。如果出现疑似传染患者,进行相关隔离、观察、上报、采样;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患者,则到院内正常就诊。
“坚守在这里,不漏掉每一个发热患者,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的‘阻击战’!” 虽然连续值守岗位已一个多月,说起这些工作,刘淮仍然轻描淡写:“为了抗击疫情,整个医院都在高速运转,我所做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发热门诊的“前哨岗”至关重要。以呼吸专业见长的刘淮,带领发热门诊“小分队”,要对疑似患者评估的具体标准及专业层面的解读、把关和指导。2月12日,笔者曾电话采访过刘淮,说到发热门诊里的日日夜夜,他说:“杨明炜主任在指挥部‘坐镇’救治,我的坚守就是要和大家一起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
这是一群“忘我”的战士
“除夕当天就收了20多人。非常时期,几乎所有被隔离的感染病区患者都很害怕,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给他们讲解病情、疏导情绪,耐心细致的解决他们可能存在的疑虑和困难。”感染病区三病区医疗救治负责人、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刘琳回忆。
查体、沟通……每天要多次与发热、疑似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虽说有二级防护措施,但也潜藏着很大的风险。“没想过危险,也顾不上想。”刘琳是两个孩子的父亲,24小时驻守病区,工作时的状态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人说‘不’字,服从一切安排。”
“疫情来势汹汹,有些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这时候我们一边给患者讲科普知识,一边安慰患者。”感染四病区医疗救治负责人曹江波感慨,科室收治的患者,年龄最大的89岁,最小的8岁。防护服、护目镜、手套、鞋套,全套穿下来,特别的闷,为避免浪费,每次都会憋着尿、忍着渴将病区所有患者仔细查一遍。
“感觉已经付出了许多,患者依旧‘不理解’,虽然累,但却很值得。”曹江波把这些都概括为“忘我”,不管是近距离还是直接接触患者,没有一个人后退,他说这是身为医者对“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担当。
这是一个“协作”的团队
“我要回去,你们把我关在这里干嘛?”在每个感染病区,或多或少都有表现出焦虑情绪的患者。周慧会所负责的感染五病区就有这样的患者,在抗病毒(抗炎)等一些支持性治疗的同时,通过暖心的话、悉心的照护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更为重要。
“了解和认识新冠病毒很有必要,你可以把它当作是流感的‘加强版’。疫情防控,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做好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不必被疫情压垮了心理防线,而导致恐慌。”作为一名呼吸专业医生的周慧会介绍,疑似患者都是单间隔离、床位充足,大多数患者都能康复出院,她也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最让杨明炜感受到力量和欣慰的,是他的团队。“疫情当前,无论是到高风险的感染病区、发热门诊的值守,还是支援外院定点收治医院,大家都主动报名,坚决服从安排。我们科的所有医护都让我钦佩。”目前,正值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极多的季节,在呼吸内科普通病区,近30名住院患者中,有一半是危重症。每天紧张的会诊、日常诊疗……一系列忙而不乱的工作,都由科内“留守”的两位医生,以及护士长黄琴丽带领的15名在岗护士有条不紊地开展。
“不管是发热门诊、感染病区,还是‘后方’普通病区,虽分赴各个需要的岗位坚守阵地,但呼吸内科团队并不是独自在战斗。”科主任杨明炜说起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心怀感恩:“有他们一起的战‘疫’,我才有力量。医院在人员配备、物资使用方面尽一切可能为疫情防控救治提供便利,需要哪些用品用具马上送到,各级领导也总是在问他们“还缺什么,赶紧提出来,我们立刻去办。”有医院强大的力量支持,更增强了全院战“疫”的信心。(廖亮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