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ICU里的生死鏖战 ——山西援鄂医疗队天门组速写

2020-02-26 中国发展网

疫情不散,生命的救援持续“加码”。

自1月26日以来,山西省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先后派出4批医疗队150名医护人员驰援我市,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5e54eba38fde5

5e54eba1157ae

5e54eb9d3f16a

在山西医疗队的大力支援下,天门市坚持按照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全部集中在市一医进行治疗。

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患者治愈率和治愈水平,经过与天门市充分沟通协商后,山西医疗队决定和天门市一医联合抽选精锐力量组建团队,共同配合开展市一医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由山西医疗队和一医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诊疗方案,共同实施救治,进一步降低病亡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2月14日,山西医疗队抽选包括呼吸、重症、中医方面的12名省管医院专家和38名精干护理人员全面进驻ICU,他们不惧风险,拼尽全力,与病毒鏖战,确保更多的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

与时间赛跑,守好生命的最后防线

住进ICU里的患者,意味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稍有差池,生命的最后防线就可能被病毒攻破。

为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高效进行,进驻ICU之前,山西医疗队专家组董红霖、王蓓、薄建萍联合本地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了短期培训。全体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掌握ICU患者血氧饱和度、离子平衡、炎症等方面指标情况,熟练掌握呼吸机调节,对患者各个脏器功能进行评估,开展危重症病例会诊,“一对一”研究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及时、科学、高效地开展救治。

“每一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我们必须一个患者一套方案。”董红霖介绍,“一对一”的精准施策,能更好地实现最佳的救治和护理效果。

由于ICU患者发病急且病情发展快,病情可能随时都有变化,团队医护人员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专家组分成两班,每天定时开展巡诊,对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危重指数进行动态评估,一班得值守12个小时。护理组则分为8组,全天候进行查房、调整呼吸机、用药等工作。为确保每一个患者的突发状况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值班医生和护士也是实行“一对一”衔接,配合作战。

“患者血氧饱和度极低,请马上过来抢救。”值班护士在查房的时候发现这样的突发情况后迅速上报给当班专家,当班专家随即赶到,采取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到正常值。完成一次这样的抢救,往往需要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其间,医护人员不得不克服护目镜起雾导致视线严重受扰的困难,凭着经验对患者进行施救。每完成一次抢救,医护人员的衣服都要被汗水湿透。

董红霖告诉记者,这样的惊险时刻,每天都会上演。“我们医护团队建立起了‘医护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护理人员发现紧急情况及时通报值班专家,专家随叫随到紧急开展救治,把患者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有效稳定了ICU的整体形势。”他说。

救人也救心,做患者的“心灵摆渡人”

“每次查房时,我都能体会到他们对自身病情的焦虑和恐惧。”董红霖说,ICU里的患者一住就是10多天甚至更久,长时间远离亲人,每天除了医护人员以外,谁也见不着,而且病房里的气氛也很紧张,焦虑和恐惧在所难免。

拯救生命,更要抚慰心灵。做患者的“心灵摆渡人”,这也是 ICU 的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重复的事情。

“我们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心情好了治疗效果也会随之好起来。”每天早上,山西医疗队的微信群里都会这样提醒队员。大家在查房时,总是耐心与患者交流,听他们倾诉,帮他们调节情绪,给他们加油鼓劲,鼓励他们保持好的心态战胜病魔。

每天面对的是危重症患者,感染的风险自然也更高。护理组成员们不惧风险,用精湛的技术和细心的关怀,让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了细致的照料。

患者治疗环境特殊,不能开暖气且需要多通风透气,护理人员每次查房时都嘘寒问暖,帮助患者添减衣被;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定时为他们翻身,防止压疮发生……每次护理下来,护理人员都是一身大汗。一个班下来,大家的贴身衣物基本就没有干过。付出总有回报。在护理组成员细致入微的照料下,ICU里的患者没有一人发生压疮,部分患者病情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我们都是怀抱着同一个目标来到天门,那就是让更多的患者尽快康复出院,相信有大家的

共同努力,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疫’。”董红霖说。(廖亮 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