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麻城市疾控中心抗击新型肺炎群像图之 “疫”不容辞的青春

2020-02-26 中国发展网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大军”中有不少80、90后。在许多同龄人宅在家里的时候,他们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用自己“青春力量”,写下“疫”不容辞的铮铮誓言。

洪洲,1982年,麻城市疾控中心共青团支部书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健教宣传组队员。自疫情发生以来,主要从事抗疫事迹宣传报道工作,共拟并上稿30余篇,其中中国网视窗1篇,长江云2篇,经济日报1篇,荆楚网1篇,云上黄冈1篇,中国防痨协会网站2篇,湖北退役军人事务厅1篇,黄冈市卫健委网站8篇,向社会科普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了典型人物及事迹。

丁成,198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流调组队员。2020年1月24日,除夕。“徐主任,我从今天就睡在单位了。”丁成对徐胜平主任说。“有任务可以随叫随到,也避免给家人带来感染风险。”当时他可能都没有想到,这一住就是30多天。他曾与患者面对面调查每一个项目,他曾仔细核查每一个密切接触者,遭遇过不理解,遭遇过刁难,遭遇过谩骂,他从未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认真完成一份份流调个案表。

彭谦,1987年,现任麻城市疾控中心结防门诊医保办主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流调组队员。2018年他捐的造血干细胞成功救治了一名上海白血病患儿。2019年,他荣获“麻城市学雷锋个人标兵”。疫情发生以后,他又主动请缨参战。

熊硕,1987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消杀组队员。2016年响应号召,参加驻村扶贫工作,担任麻城市顺河镇护林岗村驻村工作队员。2020年春节,他原本在家陪着他身怀六甲的妻子,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没有丝毫犹豫,叮嘱家人照顾好妻子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只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张书森,199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检验组队员。作为检验人,哪里有疫情,就要第一时间采集标本样品。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与疑似患者面对面的采集标本,以最安全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送达标本,无论在深夜还是风雨,他依然逆行而上,与时间赛跑。

梅灿,199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信息上报组队员。疫情信息收集后,必须在2小时之内完成信息统计和分发。由她将信息反馈给流调人员开展流调工作,流调完成后,又要将密切接触者信息进行统计、甄别,然后分发给各单位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她每天只有星夜回家后,才能见到睡梦中不满周岁的孩子。

俞济时,199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后勤保障组队员。为了让一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负责后勤保障和物资采买的他总是精心准备三餐的饭菜搭配,尽量满足大家的口味。

刘世康,1994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班综合协调组队员,专职司机。30多天里,他24小时坚守岗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待命,辗转于各个“战场”,用他沉稳的双手保卫运输的畅通。运送流调组和消杀组去医院开展现场调查和消杀工作,直面病毒,危险往往更真实些。没有激情澎湃,没有豪言壮语,任务来临之时就一句“好的”,是他坚定的承诺。

这个春节有点特殊,这个冬天有点漫长,但再寒冷的深夜,到头了也总会遇见光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瞬间,让我们感动着...... (廖亮 郭超慧 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