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讯 背着药箱,走遍了河西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一走就是整整50年。
做了一辈子的乡村医生,村民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村民,大伙都称他为“乡村120”。
疫情来了,70岁高龄的他没有退缩,他说这次要当好村里疫情防控的“守门人”,绝不放过一个病毒……
他就是扎根老区半辈子、爱心献给几代人,古稀之年仍旧坚守乡村抗疫一线的乡村医生张大金。
用责当“方”,70岁高龄仍坚守抗疫一线
“大伙配合一下,我们来量下体温……”“今天有发热咳嗽症状没有?”3月4日,在大悟县宣化店镇河西村会馆街交通卡口,一个身穿防护服的身影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他就是张大金。
对通行该卡口的各类人员一一进行体温检测、仔细叮嘱同组工作人员做好信息记录是他每天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也是他眼中最紧要的工作。
河西村由于靠近镇区,有1400户,4000多人,其中从武汉返乡人员250多名。老张长期在基层和老百姓的病患打交道,深知对于传染病情来说,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根治传染病的三大法宝。1月23日,村里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老张主动报名请战。
“一开始,老伴儿不是很支持我去,儿子儿媳一大家子都在家,怕自己感染。”老张说,老伴儿阳玉梅的担心也在理。去年10月份,自己在武汉动过腹腔大网膜手术,医院建议休养6个月,老伴一个劲的说这样的身板哪能抵抗得了病毒。
“我特别能理解老伴儿的埋怨,可家门口疫情这么严重,总得有人冲在前面。”张大金说,我是党员,还是一名医生,行医多年,乡里乡亲的都认识我,走村串户开展防控工作更方便。
接下来四十多天里,老张一身防护服、一把药箱,开启了忙碌的防控工作。
可基层防控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一方面怕基层防控人员对村情不熟悉;另一方面沟通方式要得当。河西村虽然是一个行政村,可由于紧邻镇区,加上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区聚集,人员结构相对复杂,乡邻之间彼此都不太熟络,想轻易敲开对方的家门,还有一定的难度。
住在村西头的乐某是从附近杨湾搬来的外来户。1月26日,第一次去住在河西村杨湾村民乐某家排查时,社区志愿者碰了一鼻子灰——乐某担心家人安全,大门紧闭不接受排查。获悉情况后,当天下午老张便上了门。当得知前来量体温的是村医张大金,满脸笑容的便将其迎进了门。
入户排查时,每到一户,张大金都会事先通过小喇叭喊话提醒村民。“一般听到是老张的声音,大家都会主动开门接受体温检测。”跟老张一组的志愿者刘忠耀感叹,老张到了,工作开展起来顺利多了。
“考虑到张大金医生年龄和身体,让他负责离家较近190多户居民排查工作。”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吴成意说。可从大年初一至今,老张一天都没有脱岗,他所在的小组每天要完成193户村民登记造册,发酒精和体温计,居家隔离,每天体温监测;为村里的各个卡口分发消毒液,其中还有35名武汉返乡人员需要重点排查,仅量体温每天就得上门2次。
“疫情当头,作为医生,使命必达。”老张语气坚定,“我参加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经验,尽管年龄大了,我还能为村里做点事。”面对这么复杂的病毒,老张感叹自己没有什么良方好药,只有一个乡村医生的责任,为一线防控守好大门,不放过一个隐藏在群众中的病毒。
把善作“药”,3次伸援手彰显医者仁心
老张所在交通卡口不远处就是他的诊所。不到60平的小诊所,收拾的井井有条。诊所虽小,可作用不小。
宣化店镇离武汉130多公里,武汉返乡人员多,受疫情影响的因素多。凭着自己50多年来乡村行医的经验,早在疫情发展初期,老张就意识到阻断传染源尤为重要。
1月23日,老张结合疫情发展的形势,率先拿出2000个口罩,免费分发给前来就诊所诊的村民。
2月24日,镇干部颜德刚来到诊所,急需口罩发放到福利院等特殊机构,他便立即联系医药公司,出资2000元购买口罩发给村民。
2月26日,老家严畈村村干部打来电话,急需口罩,老张二话没说,连忙出资帮助购买口罩,分发给严畈村村民。
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孤寡老人一直是村里关注重要对象。87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杜道江子女常年在外地,自己有患有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多种疾病。平日里有什么头痛脑热的,只要杜道江一个电话,老张就上门问诊,及时治疗。2月15日中午,大悟全境风雪交加。刚刚进家门准备吃午饭,就接到杜道江的电话,老人说感觉自己有点发烧。老张二话没说,匆匆丢下饭碗,一头扎进了风雪之中。
“迎着风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挪,实在走不动了背个身来歇口气……”老张回忆当初冒风雪紧急出诊的那一幕,身子不由的颤抖起来,那天实在是冷,可一想到是特殊时期发热病患,他干脆收起了撑开的雨伞,单着身子往前走。好在有惊无险,后来经过仔细排查,老人家仅仅的受凉感冒。
可毕竟年龄不饶人,老张自己嘲讽,前段时间差点“牺牲”在抗疫一线。2月22日,老张像往常一样入户检测体温,排查发热病人。由于雨雪过后路面湿滑,赶往金山中学职工小区测量体温的的上坡路段,脚没落稳,仰面摔了一跤,腰部疼痛了好几天,当时家人很担心,劝他在家多休息。老张感觉自己能够行走,简单贴上膏药后,便又回到抗疫一线。
同样在武汉同济医院抗疫一线的大女儿张业芳得知老父亲摔倒了,电话那头,说什么都不愿意他再出门。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都在一线,我这个‘70后’正当年,出门没问题……”老张一番话让女儿哭笑不得,只能默许。因为她深知,父亲最一生操心的大事儿,就是让村民长知识、不生病,这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在40多天里,老张像个陀螺样,电话一个挨一个,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每天满负荷工作。每天平均处理30多个村民来电,先后为孤寡老人送医送药60多次……截至目前,该村仅发生2例疑似病例、留观1例,无确诊病例。
以爱做“引”,30多年守护孤寡老人生命健康
老张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从孝感地区卫校大悟分校毕业后,执意回乡从事乡村医务工作。在乡村医生岗位上,为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紧跟现代医学先进理念和方法,他多次自费赴北京、山东等地知名院校进修学习。2004年,在山东某院校培训班进修,钟南山院士给他上过课。如今张大金70岁了,仍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倾心守护着家乡父老乡亲生命健康。
1989年,身为县政协委员的张大金,向县里提出在宣化店镇建立福利院的议案,得到县乡政府大力支持,兴建了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宣化店镇福利院,并配备了相应的医药器械。自福利院建立至今,在30多年的岁月里。老张义务承担着宣化店镇福利院近百名孤寡老人的日常保健工作,免费为他们义诊,并每年冬夏两季为他们送衣、送炭、送鱼、送肉、送钱等日常生活用品,折合人民币二十多万元。
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老张一直牵挂着镇福利院50多名孤寡老人。其中郑希德患有支气管哮喘,丁和灯患有长期性糖尿病,也是病毒最容易侵袭的人群。1月23日,张大金赶往福利院,为他们量血压,查血糖,检查身体,送去治疗药品。
“现在每隔三、五天,我都要给福利院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老张说,多年已经习惯和这些老人打交道,把他们当亲戚,能够帮助他们解除了病痛,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在老张50多年行医生涯中,有前来实习学医的,老张都会倾囊相授,带出38名学生,现已在大悟各医院上班,目前,村里还有3位卫校毕业的70后跟班学医,受老张的影响,他们组成“福利院医疗服务志愿小分队”,接力为镇福利院老人提供医疗服务。
“现在,陆续有年轻人愿意回到村里,踏踏实实做基层全科医生。”老张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背了一辈子的药箱,只要身体允许,这一辈子,就当村民身边的120,认认真真当好乡村防疫“守门人”。
多年来,由于张大金扎根老区,辛勤为老区人民付出,业绩显著,2015年7月当选“湖北好人”。连续多年被县卫生系统评为优秀乡村医生,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县人民法院陪审员,连续三届当选孝感市人大代表,市第六次党代会党代表、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胡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