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在恩施三贫镇阳天坪村,村民正在田间采收蔬菜。童秀清/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廖亮 赵映雪 田婧瑶 肖玉勇 记者李建民 3月24日,长长的送行队伍挤满通往许家坪机场的公路,恩施人民挥泪送别天津医疗队全体队员,多日“清零”宣告恩施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个个“恢复”的消息接连传来,市民走上街头,商铺开门营业,这座城市随着复工复产、春耕复耕,正在渐渐恢复生机。
城市“跑”起来
“36度1,正常。”2路公交车在市政府站停下,车门打开,乘务员许大海依次检查上车乘客的“绿码”,检测体温,动作娴熟。乘客间隔1米排队等候、上车、出示“绿码”,秩序井然。
这些乘务员都是未复工的公交车司机,不仅要为乘客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监督乘客佩戴口罩,控制乘客数量,还要负责车辆运行中的消毒工作。
“师傅,这个带一下!”“要得!”3月26日上午,红庙车站里,有人搬来一箱五金工具托王师傅途中转交。
进门测一遍体温,登记姓名、查看绿码,上车前由司机再测一遍,确认无误才能走。这是红庙车站恢复运营后的规定。
通往恩施市各个乡镇的班车在这里发车,王师傅跑红岩寺路线,上午10时许乘客已经快要坐满,每个人都佩戴口罩安静等待,从入口到停车场井然有序。
公交与乡镇客运班次的有序恢复推动市民生活回到正轨,越来越多的商铺掀起卷帘门,“点亮”了恩施市的大街小巷。
工厂“动”起来
3月26日,湖北同广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车间内,两名工人正一对一衔接作业,完成环保垃圾桶零配件筛检。
企业负责人介绍,3月21日正式复工时,38名工人已经全部到岗,目前主要做新设备的调试与安装,近几天也陆陆续续有人应聘。
同广和新材料公司为复工采购了大批消毒杀菌物资,又制定一系列上岗规范,如测量体温、佩戴口罩、间隔一米分餐制,等等。万事俱备,只待东风。3月17日公司接到复工批复后立刻着手“重启”。
公司产品以塑料管材为主,由于复工项目有限,负责人决定将精力集中在调试新设备和瓶盖、瓶坯的生产线上,预计4月中上旬,恢复全部产能,将达到每天80吨左右的出产量。
而在不远处的欧力服饰车间里,廖平正在和工友们加紧赶制订单:“我是恩施本地人,这么久没上班还是想早点回来干事。”
“4.5升的瓶子一天可以生产1万桶,500毫升的小瓶可以生产10万瓶。”3月15日,位于恩施市盛家坝镇的湖北星斗山泉饮品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戴着口罩,分散在各生产线上抓紧生产。总经理刘俊毅介绍,自2月27日顺利复工以来,公司积极对接客户、加紧生产,目前生产的主要是一次性桶装水,销往各单位和居民住户家。
一瓶瓶矿泉水在生产线上不断流动,一声声机器开工的轰鸣谱写成为最美“协奏曲”。
农村忙起来
“戴着口罩干农活,防疫春耕两不误!”3月11日,恩施红土乡稻池村的桃树种植园里一片忙碌,村民们分散在果园里松土、除草、施春肥,园里种植着白如玉、中桃12号、中桃13号等品种,去年桃子产量在8万斤左右,成为村民增收的“法宝”。
春光正好,眼下是果树整形修剪、除草施肥的最佳时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茶园、果园技术指导,手把手为村民传授果树剪枝、打头等技巧,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3月18日,恩施市白果乡茅坝槽村的田埂上,烟农余伦桃正躬着身子除草清残,不远处的山坡上,丈夫邓大清开着机耕机翻田起垄,隆隆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
“农时不等人。趁烟叶还在育苗,赶快把地整出来。”邓大清夫妇是茅坝槽村的种烟大户,去年烟叶种植面积达50亩,今年打算扩增到60亩,毛收入有望达到20万元。邓大清算了一笔账,夫妇俩每天能有百来块钱的“工资”,不比外出打工收入少。
在茅坝槽村烟叶集中育苗基地,烟草站聘请了9位村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育苗工作,一个月后烟苗就将分发给烟农移栽,为田间覆上一层新绿。
春挂枝头,3月的州城生机盎然,亲水走廊的樱花、风雨桥头的紫荆、七里坪公园草坪上春草冒出嫩尖……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恩施,“醒”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