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中国发展网
“不好意思,明天再联系可以吗?我在接收整理防疫救援物资”“不好意思,晚上再采访可以吗?我正在做报告书”。近日,正在北京协调配送日本救援物资的演员三浦研一如是回复记者。
在经过数日“爽约”后,三浦终于空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实在抱歉,最近过来的物资很多,我们人手又不足,所以有很多事要做。”采访开始前,三浦歉意地解释道。
家喻户晓的“鬼子”专业户
说起三浦,可能很多中国观众对他在众多影视剧中塑造的日本军官角色印象深刻。《夜幕下的哈尔滨》《走向共和》《生死线》等,他参演的影视剧近百部。三浦出生于日本东京,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攻读国际关系博士。因偶然机会走上演艺之路,后来发现演员才是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浦塑造的多是反派日本军官角色。开始的时候,三浦以为“鬼子”是中国观众喜欢看日本恐怖片起的名字,后来才知道并不是这个意思。有时他走在街上,会被观众认出,“我认识你,你经常演坏人”。三浦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觉得开心,“这证明我塑造的角色很成功,被人记住了”,三浦笑着说。
在中国见证抗“疫”
三浦在中国一待就是20多年,中国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当前,中国正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三浦这段时间也在中国,见证了中国抗“疫”的整个过程。
三浦告诉记者,中国在疫情防控中还是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不使疫情进一步扩散,中国延长假期,呼吁民众居家隔离,工厂延期复工,这当然对经济等方面会产生影响。
三浦说,世界早已是一个整体,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呼吁民众暂时停止出境游等措施,是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
三浦提到,他也经历过中国的SARS疫情。这次对比来看,民众的防护意识和健康意识明显提高了,政府的响应速度和举措也强化了不少。
“当然,此次疫情中各方面的工作也不都是尽如人意的,需要进一步改进,这需要一个过程”,三浦强调道。
当被问及印象深刻的事时,三浦说,很赞赏中国民众的乐观精神。三浦在“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看到中国民众在家自娱自乐,编排段子来消解无聊情绪。“没有不停的雨,天一定会晴,悲观无助于解决问题”,三浦说。
想演一名医生
三浦通过新闻也看到了抗“疫”前线医生的不易。三浦说,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患者,医疗资源短缺,医护人员拼尽全力,冒着极大的感染风险救治病人,真的很令人感动。
此前三浦的朋友跟他聊天时,提到疫情中出现了这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以后可以作为影视作品的原型。三浦说,若有机会,他想演一名医生。
据三浦介绍,他父亲就是一名医生。他说,父亲遇到这种事也会冲在第一线,因此他很敬佩那些在一线抗击病毒的医护人员。三浦说:“父亲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问心无愧。我的家人也很担心我在中国会不会受感染,但他们也了解我,知道我不会离开中国,虽然我个人能做的不多,但总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今天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疫情发生以来,日本大力援助中国,从政府到民间,而三浦也是其中一分子。他通过朋友关系,从日本争取来援助物资,身体力行地分发到中国对口支援机构。当记者问他为何要这样做时,他反问道:“这不是应该的吗?”
三浦不太喜欢用“友好”这个词来形容中日关系,他觉得那样就太见外了。“只有普通朋友才会用‘友好’这个词,日中关系应比这个更加亲密,我很赞同二阶俊博干事常用的‘亲戚遭难’这个表述”,三浦说。
说到中日关系,三浦打开了话匣子,原本约定十几分钟的采访一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作为国际关系研究者,三浦认为,日中之间有一种“血缘”上的纽带。他说:“没有中国,就没有现在的日本,或者说日本将是另外一个样子。”
他对记者讲,“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而历史上的日中交往远比这些早得多。纵观日中交往史,虽有不和谐的音符,但友好或亲密的交往是占绝大部分的,中国有句老话讲得好,‘晴日总是多于阴翳’,正是这个道理。”
三浦说,我们要铭记历史,反省历史,但不能被历史束缚,要抓住历史的主旋律,活在当下,面向未来,因为今天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