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缪晓琴上海报道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和前线“战场”。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重要的窗口期、关键期,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积极应对节后企业复工、人员集中返城、返岗等新情况新问题,长宁区防疫领导小组地区工作组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大局意识和风险意识,坚持最严、最细、最实的工作要求,战“疫”时刻,认真做好社区的“守门人、吹哨人、暖心人”。
聚焦全覆盖重点查,做好社区防疫的“守门人”
以“五个全覆盖”抓住重点人群。全区185个居民区的广大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湖北地区和重点关注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信息排查,核对上述人员的居住史、旅游史、接触史,做好筛查、登记和报告工作。针对常住人口、外来人员、重点地区来沪、返沪人员,以及患者、疑似者、密切接触者,分门别类作出相应预案,加强精准管理和动态监测。对湖北或途径湖北来沪人员严格实行居家隔离观察,落实相关责任人。对重点关注地区来沪人员做好自我医学观察,每日两次自测体温,发现异常立即按规定至医院就诊并向居委会报告。
以“四个重点查”把住关键环节。重点排查进出小区人员、物业安保等服务人员、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和出租房屋业主及承租人四类人群,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无疑漏、无盲区。各街镇因地制宜,根据疫情变化不断完善社区防控工作流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抓牢关键环节,落实防控要求,压实工作责任。江苏路街道广泛发动群众、仅仅依靠群众工作力度,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地毯式卫生消毒、地毯式人员排摸,全力筑牢基层防控的铜墙铁壁。华阳路街道通过宣传全覆盖做好“小广播”、发动全员力量设置“前沿哨”、用线上等级架起“防护屏”全力做好来沪回沪人员登记排查。天山路街道通过居民区“小包围”、楼宇“一网通”,建立起“人防+技防、线下+线上、干部+群众”的“3+3”社区疫情防控模式。虹桥街道集中各居委会智慧,总结实施“五源发现”精准排摸法,紧紧依靠群众,主动出击做好源头防控,拉起群防群治的最强防线。
以“准封闭式管理”守住第一道关。全区住宅小区960个,已实现封闭式管理逾834个,各街镇、居委因地制宜,创新实践,采取了各种出入口管理措施。封闭式管理住宅小区将出入口尽量归并为1个,由物业或街道安排力量实施进出管理,包括测体温、宣传告知、拦阻快递员进入等。对体温异常的,则按照既定的“全链条处置机制”及时报告、及时移送。对无法实施全方位封闭管理的小区(弄堂)和沿街门洞类房屋,应封尽封、减少出入,优化行人和行车方式整合管理,从形态上压缩防控小区和区域。如居民自我管理类小区,主要通过动员楼组长、党员骨干、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各楼组的滚动式排查,做好楼组出入口发现、劝阻、报告。相邻物业托管类小区,委托相邻物业代管,并由街道统筹机关干部、各支下派队伍、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守住出入口。申请政府托底类小区,采取财政购买第三方服务,增强疫情防控的力量。
用准大数据云管理,做好社区防疫的“吹哨人”
以信息为本,整合“三类数据”。对全区返沪人员,尤其是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主要通过三个渠道掌握信息。其一是全市各交通道口推送的信息,其二是上海健康云APP共享的数据,其三来自于“区疫情防控大数据系统”的条块排摸,由相关部门、街镇自查自排的区内企业、返沪员工和返沪社区居民,通过扫二维码填报,形成“数据云”。根据推送人员名单,各部委办局、街镇对重点地区来沪人员进行排查。截至2月8日,全区有近12517家企业、社会组织等上报信息,外省市返沪员工和社区居民17806人,其中来自重点关注地区人员1484人。
以应用为要,建立“两个闭环”。建立数据闭环,会同全区23个部委办局及10个街镇按照分工汇总所有企业名册,快速摸清企业复工和人员返沪“底数”,实现对所有企业、企业员工及社区和居民的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设计了企业版、员工版和社区居民版3种二维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企业及员工,特别是来沪(返沪)人员,每日扫码反馈信息,后台每日做好当天及累计情况的统计汇总,确保社区疫情排摸“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区一盘棋”。同时,定期加强数据核实、清理,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为应对全区企业复工潮、人员返沪潮的形势预判和措施制定提供支撑。完善工作闭环,联合团区委、区教育局、区统计局、区民政局建立由15名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青年突击队,加班加点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运用大数据分析,加强多源数据应用,形成信息汇集、推送、核查、反馈、落实的工作闭环,提高数据应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让大数据管理成为社区防控的“前哨岗”。
以管控为重,形成“一张清单”。结合《长宁区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内容要求,制作《长宁居民区疫情防控任务清单》,清单涉及“封闭管理”、“排摸登记”、“隔离观察”、“口罩预约”、“卫生消毒”、“组织动员”六大类25项内容,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社区防疫精细化管理,牵住遏制疫情扩散的“关键环节”。任务清单中分类列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为社区疫情管控制定“路线图”和“说明书”,切实提升社区防疫效能。
织密护防线全面守,做好社区防疫的“暖心人”
人员配备、物资供给支援一线。社区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所在,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是落实社区防控的关键力量。长宁区积极抽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募志愿者、动员专业社会组织人员千余人支援社区防控工作。口罩、防护用品、防控检测设备优先保障社区一线,确保社区防控有能力、有保障。
党建引领社区联防联控。强化属地责任和联防联控,指导各居民区建立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社区卫生中心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联动的防控机制,加强重点人员排摸,规范实施居家隔离和集中观察隔离,织紧社区联防联控网。
贴心关怀保障特殊群体日常生活。疫情发生以来,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兜底,将患新冠肺炎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开通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绿色通道”,积极推行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申请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简化各类审核审批程序,确保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精准有效救助。各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和骨干的作用,加强与隔离观察对象的联系沟通,为居家隔离家庭做好日常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为社区内困难老人、残疾人、重大病患者和低保特困户等特殊群体提供帮扶服务。今年1月至今,全区共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947.1万元,惠及3.18万人次。
多方合力共同优化社区环境。对社区内的楼道、电梯、墙面等易产生交叉感染的场所和设施,引导各居民区联手物业服务机构做好社区环境清洁、病毒消杀、体温监测、宣传告示等公共区域管理工作。号召全区各居民区充分利用社区公告栏、居村小喇叭、微信群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在社区广而告之,提升市民群众防范意识,为广大居民营造安全卫生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