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天津蓟州:全民参与 共抗疫情

2020-02-16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闻强、记者王敏报道 每天天一亮,天津蓟州区侯家营镇老宋庄村党支部书记周志强就急匆匆走出家门,到村头“卡口”开始一天的值守。

启动新冠肺炎疫情一级响应后,周志强就开始忙活起来。按照区、镇部署,他立即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志愿者封堵街道里巷,在主干路设置“卡口”,严格管控人员和车辆出入,筑牢村级防控网。

“我在这值守心里才踏实,老百姓看到才放心。”白天周志强和志愿者一起值守,夜晚他和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值守,从不间断。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蓟州区严格落实“四战”要求,阻击疫情决策速度快,各镇乡街和部门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广,各村(社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落实严,汇聚起全民参与“战疫”的强大合力。

疫情防控,党员冲在前。

白涧检查站是蓟州区通往北京的要塞。公安蓟州分局特警支队三大队白金鹏与战友职责是守护好“前沿阵地”。

每天上岗前,白金鹏都要穿戴防护衣、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全副武装走上执勤岗位。询问、查证、测体温、消毒,白金鹏和战友对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仔细查验。地处风口的检查站,寒风凛冽,白天气温低至零下,一会儿工夫,白金鹏手脚就冻僵了。一辆车过去,搓搓手,跺跺脚,迎接下一辆车到来。“疫情当前,警察不退,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白金鹏坚定的表示。

焦海波是一名现役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当前,在家休假的他挺身而出,投身家乡的防控工作,承担起村里街道及公共场所消毒任务。得知村里防疫物资短缺,他拿出平时积攒的1万多元钱,购买了消毒液和洗手液各300瓶,捐赠给村党支部,发到各家各户。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面对疫情冲锋在前是应有的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家台镇瀑水村退役军人李宝栓,从1月25日开始,就在村庄卡口参与值守。退伍不褪色,像李宝栓一样,蓟州区还有1000余名退伍军人迅速响应号召,踊跃参加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村庄(社区)卡口执勤值守、返乡人员排查登记、疫情防治科普宣传、公共区域消毒灭菌,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92岁的祁汉秀是蓟州区罗庄子镇赵家峪村一名老党员,面对疫情他没有因年老而置身事外。每天他都拎着两个暖水壶来到村庄卡口,招呼值守的乡亲喝口热水暖暖身体,水壶空了就拿回家换。蓟州区马伸桥镇好女塔村百岁老党员金瑞仙,因行动不便,委托其子将1000元养老费用捐献给村党支部,购买防控物资。虽然不能坚守一线,但他们用行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

高贺为是蓟州区西龙虎峪镇西龙虎峪村的一名残疾人,因车祸失去了右腿,走路全靠一只拐支撑。听说村里召集卡口志愿者,他就主动到村口,和其他村民一起承担防控任务,测体温、消毒,老高动作像常人一样利索。他还自掏腰包购买口罩,免费发放给村民。问起主动参加疫情防控的原因,高贺为说:“这么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照顾我,现在有疫情,需要人手,我不能歇着,我要回报社会。”

“我带来了一些暖贴、口服葡萄糖,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你们值守时暖和些。”蓟州区穿芳峪镇西李各庄村村民马文伶对穿芳峪村卡口值守人员说。

2月6日清晨,大雪过后,马文伶看到各村防控人员忍受着寒冷,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令她感动不已。热心的“马大姐”立即拿出自家药店的发热贴和葡萄糖,走遍全镇26个村送去自己的一点心意。

“作为穿芳峪镇的一份子,我要力所能及的做些事,为他们加油鼓劲!”马文伶说,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这场疫情防控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