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兰州榆中:战“疫”线上老文书的新纸笔

2020-02-18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马尚金记者王斌报道 “正月里,防疫情,各级干部一条心;大红纸,毛笔字,大街小巷传启示;不走亲,不串门,病毒不把我来寻;勤洗手,多通风,人人都是健康身。”这是榆中有心村民为园子岔乡金营村编的顺口溜,近日已被多个村社所熟知,重点描述了近期金营村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疫情防控措施,尤以村干部书写宣传标语最为人称道。

5e4bb34f3d2e6

5e4bb359230d8

连日来,榆中县园子岔乡金营村主要村社道路两旁的电线杆、空白墙上,到处贴着红色的、大小不一的宣传纸,大老远就能看到“不走亲不访友,不聚会不串门”“依法治疫,科学防疫”等等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宣传口号,没有生僻字、没有刻板表述,都是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短句,目前仅在金营村,这样的“红口号”就有85张。

这些“特色标语”的作者,是金营村文书魏孔书,今年53岁,当文书已有19个年头,他就是历任村干部口中那个“名字带书”的文书。自幼生长在农村文化程度本来不高的他,到村委会工作后养成了利用闲余时间练字,最早用铅笔,后来就是钢笔、毛笔。日积月累的练习,他早已喜欢上写字这种文雅的喜好,但平日里写字也只是开证明,或是偶尔帮乡亲们写东西打发时间,工作中用毛笔的之前没有过。

“没想到学的这个现在倒还派上用场了”魏孔书说道。原来,金营村党支部书记芦祥最近正对疫情防控宣传资料短缺发愁呢,村里现有的横幅、喷绘数量有限,加之近期风大,横幅已有多处损坏,但按照以往找广告铺制作宣传资料的惯例,当前出行不便、制作成本高、易损毁等问题着实让他头疼,但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一直紧张,尤其是宣传工作,更是一刻都不得松懈,在发愁之际向村主任和文书发牢骚,三人对“买纸手写宣传标语”的想法不谋而合,村支书搜集口号、文书执笔、村主任安排张贴的分工很快明晰。说干就干,仅2月16日一上午时间,就写出了多达26幅。看到村社主干道两旁、村民聚居点周围都贴上了这样的醒目标语,三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标语看着比之前一长串的横幅好多了,大红颜色也鲜艳,感觉把过年的喜庆劲儿又续上了,有了这些标语,这一场病毒疫情肯定很快就过去了”村民蒋学旺在微信群里为这些“接地气”的标语点赞。

“这些标语下来总共就花了些买纸钱,有些还是原来用剩准备扔掉的,没想到这次不管大小,全给用上了,光这一批标语放在广告铺子做,至少要1500块钱,我们自己写的自己贴,老百姓喜欢,粘在墙上很牢固,还绿色环保。我这本子上还留着11条标语内容没写呢,后头如果看到哪里标语看不清了,我们还打算再写”芦祥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