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5 中国发展网
一个电话,一声号令,一群人的出征。
“刚刚接到上级命令,有个紧急任务,明天我们要去杨鹰岭火车站前抢通防疫物资运输通道,请明天没有交通卡口执勤任务的报数。” 2月18日晚,一个简短的通知在黄州区公路管理局临时防控微信群内响起。
“我是应急队员,会驾驶钩机,我报名”。
“我熟悉那里的情况,作为党员我必须去”。
“我明天不用去卡口,加我一个”。
“我是养护工,又是应急队员,我申请参加”。
短短半小时,由18名该区公路局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的应急队集结完毕。
一个小时后,抢修工具、个人防护物资、装载机、自卸车等十余台机械准备完毕。
连夜,黄州区公路局后勤保障办公室向各级主管部门、防控指挥部门申请了抢修队伍车辆、人员通行证明。
19日清晨,区公路局局长雷又明一声号令,18名应急抢险队员在测量体温、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驾驶钩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十余台机械迅速奔赴现场。
到达现场后雷又明立即带领工程负责人查看实地情况,讨论施工方案。“这一段本来就地势偏低,一下雨就积水,再加上又是转弯处,车辆过弯时会不安全”。
“我们可以把两边路肩拓宽,将整条路拓宽到12米,在路面垫上麻料、砖头再铺土压实平整”。
“材料我去联系,保证按时到位”。
“路边有杆线,光用钩机不一定行,我们抽一个人出来指挥钩机施工,避免碰到杆线,保证施工安全,另外再安排几个人负责钩机不方便施工的地方”。
“好,就这样办,我们抓紧时间施工,争取早点完成任务”。
经过25分钟高效的讨论后,大家纷纷按照施工方案奔赴各自岗位,在迎风招展的党旗下,以“火神山”建设者的精神和速度鞭策着自己,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分班进餐,一刻不停的开展路面清理、病害修复、通道平整和拓宽工作。
“夏新平,你们手怎么了?”
“刚搬石头的时候不小心磕到了,一点小伤不碍事,没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有队员发现彭以军、夏新平和李双的手上沾染血迹,原来他们为了搬运路边石头,不小心把手划伤了,大家纷纷劝他们在旁边休息一下,“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抓紧时间在天黑前完成,天黑后就不好施工了”彭以军一边消毒伤口一边说道。经过简单消毒包扎后,他们又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作业中。
晚上6点,雷又明看了看还有近50米的道路还未完成拓宽,又看了看忙碌了一天汗湿了衣襟的队员,狠了狠心,说道“这段路关系着防疫物资运输车辆是否能够安全及时的将物资送出,上级领导相信我们才将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要越早完成越好,家里有事和明天有值守任务的先回去,其他人我们再一起加把劲,争取晚上把整条路段的拓宽工作完成,大家有没有问题?”
“我们没问题,就是李双明天要值班,让他先回去休息,我们留下来加班”。
“我没事,我是明天的晚班,不影响今天晚上加班,再说了,任务没完成,我心里总惦记着,回去也休息不好,还不如让我和你们一起加班”一听要让他先回家,李双着急地说道。
为了抢抓任务进度,大家继续挑灯夜战,虽然晚上温度很低,但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大家干的热火朝天,鼻间的气息浸湿了一只只口罩,汗水湿透了身上的棉袄,晚上10点,抢通路段终于完工了,在一阵欢呼声中,大家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20号清晨,担心着临时拓宽道路通行情况的雷又明,再次带领着应急抢修队员赶到昨天的施工现场,考虑到此路段主要用于应急防疫物资运输通道,通行的都是货运车辆,他又召集了6台机械对该路段进行再一次的压实平整,确保这段“绿色”通道能够安全畅通。经过38小时奋战,黄州区交通部门面高效完成了这次紧急抢修任务,共清除拓宽路段杂树杂草1920m2,转运土方420m3,回填麻料182m3,抢通道路320米。
工程虽小,分量却重。抢修后平坦宽敞的防疫物资运输通道,是黄州交通人“初心”最真切的诠释,是党员冲在一线最真实的写照,是公路抢险突击队“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真正体现。面对疫情,面对人民群众的最迫切需要,交通人在行动,用果敢与坚毅,用责任与担当履行着职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廖亮 孙蕊、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