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 2020年2月2日下午,当人们仍沉浸在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诚惶诚恐之时,红安工行党总支书记、行长石维福,突然接到了县委组织部、县扶贫开发办的紧急通知:各单位所有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全体队员,务必在下午六点以前到达驻点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石维福行长立即电话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曹金松,及其他工作队员,作了简单命令性的布置和要求,队员们来不及面告各自的家人,经过重重防控卡口的查证、量体温,大约五点到达防控村——华家河镇何田村。
晚上工作队与村“两委”紧急召开防控工作会议。针对防控的严竣形式、步骤、责任,将工作队员、村组干部、志愿者共32人,组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并细化分成宣传组、摸排测温组、物资采购组、巡查组、卡口组、垃圾清理和消毒组,开始了白加黑的疫情防控工作。
该村距县城30公里,四面环山,进出道路坡陡路窄,蜿蜒曲折。全村五个小组,398户,1298人。止于2月2日,在家居住644人,其中武汉返乡176人,黄州返乡4人,其它外地返乡94人。
因地理位置闭塞,长期以来村民对紧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闻之甚少,对其利害关系认知迟缓。时至当时,少数村民还乐在春节的传统氛围中,存在着出门不戴口罩、聚餐、聚集聊天等现象。针对此,防控工作组,从早晨八点至晚上十一点,利用小喇叭、宣传车、微信、短信、墙体宣传、与户主签订防控责任状、发放致村民公开信等方式,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增强村民紧急防控意识和自觉性。
外防输入,内除隐患是我们防控工作的重心。在全村进出口路段设置七个卡口,坚持24小时值守,完全阻断非必须的公务和紧急病情车辆及行人进出。同时对村民特别是外地返乡人员,每天上门测量体温,对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经常上门看望,送去生活物资,为村民集体采购生活物资并配送。对房前屋后、主要道路、文化广场、公厕和垃圾池坚持每天消毒。有一次工作队长在对道路和垃圾箱消毒时,突然输送管破裂,顿时消毒液喷洒其全身,衣服变色,右手手掌变色且发生皲裂。
2月4日,正当疫情防控紧张有序地进行时,有村民向工作队反应,本村三组有一老人病逝,其家人准备为其举行葬礼,且已通知亲戚朋友。闻听此,我们很惊讶,立即与村组干部上门,利用吊唁的机会,向其家人阐述特殊时期丧事从简的道理,开始他们不同意,且强调本地千百年来的习俗是“亡者为大”。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耐心做工作,他们终于完全同意了我们的意见。殡葬那天,工作队长与村书记又亲临现场,除了必须的人员外,无亲戚和村民参加。此后一个月,又先后有三位老人病逝,因为有例在前,工作很顺利地做通了,都是从简办理了丧事。
疫情防控的前半个月,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都是一些基础性的、有章可循的工作。随着时间的延长,村民储备的生活物资消耗无几,在家闷的慌,莫名其妙的脾气多了起来。因此,除了基础性的防控工作要常抓不懈外,还面临着诸多村民生活方面的问题、医疗问题、家庭和邻里纠纷的调解问题等等。2月19日,我们例行到一组巡查并作防控宣传,发现一位从外地打工回家的女孩,没戴口罩与一村民争吵厉害,有五位村民围观,我们当即疏散围观人群,并劝说女孩戴好口罩回家,她不仅不听,而且还指着我们说:“只准你们领导在外面透风,要让我们老百姓憋死?”等等,语言愈来愈难听。无奈我们找来其母亲,勉强将她带回家了。从她母亲处得知,她本有间歇性精神病,可能是在家闷的时间太长而致病情复发,备用药已用完,特殊时期所需特殊药无法取得。得知情况,征得其母亲同意后,我们马上通过熟人联系县精神病院,但没有床位。又联系华河卫生院也无此药,最后辗转多次,终于通过红十字会购得所需专用药,当即派出防控专用车辆专程将药品购来,并送至她家。
村民生活所需物资问题,既具体又复杂。我们采取上门、电话和微信预约登记村民所需。每隔二天到镇上集中采购一次。2月15日,下着小到中雪,天气寒冷,下午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到镇上定点超市采购物资,回村时已是傍晚,为不影响村民生活,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顾不上吃晚饭,开着车按登记名单,逐户配送,因天黑路滑,有一工作队员在搬运物资过程中突然摔倒,右脚被扭伤而红肿。
既有缜密的大力度防控工作,也有地利的幸运因素,时至今日,何田村一直为“零疫情”,收获的背后饱含着驻村工作队工行人的艰辛付出,自2月2日以来,他们从没回家,何田村抗击疫情的日日夜夜都有他们忙碌而又疲惫的身影。有村民问及他们是否苦和累时,第一书记曹金松说:“疫情大敌当前,无数医护人员、科学家、军人、公安干警,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了生命,相对于他们,我们做这点事微不足道。疫情不除,我们不回家!”。 (廖亮 毛红平 曹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