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武汉的“苦难”,是六六笔下的哪一类“素材”

2020-03-12 红星新闻

“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

这是知名编剧六六奔赴武汉后于3月10日凌晨写下的一段话,被她放进了当天微信公号文的摘要里。

的确,如六六所言,就在3月10日,曾经分布武汉三镇、收治轻症患者的方舱医院,终于全部休舱。但这始终都不应该是她说出“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都没了”的借口。

“幸亏”和“素材”,两个冰冷的词语,可以在六六笔下轻轻地滑出,但却刺痛了很多人的眼。

有网友说:“那些不是样本,不是‘素材’,他们是一些人的所有,他们是自己的全部。”

有网友说:“没有起码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武汉的苦难只不过是六六的‘素材’。”

有网友说:“能不能不给创作抹黑,别在大家伤口上撒盐啊。”

语言或许有些直接,但这样的语境和氛围之下,也不无道理。

当下,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伤痛仍在武汉人的头顶,街上依旧冷冷清清,人们依旧困在家中,医院依旧住着病患。

把这个“封城”一个多月的城市,一群身心遭受巨大创伤的市民当成笔下的“素材”,平心而论,本身看似没错,但此时此刻轻佻地说出来,实在有违一个创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武汉人,是躺在床上的病患,会是怎样的心情?其实六六来或不来,这些故事都已经烙印在这座城市之中。

说实话,看到知名编剧进入武汉之初,心情还有些激动、有点期盼。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也希望能通过她的记录,看到武汉防疫以来的各种场景,聚焦这座城市的苦难与坚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稍微留心就会发现,对时代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关切,这次早已有之。我们读过了很多一线的新闻报道;看到了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一线日记;看到了雷神山医护人员写在墙上的豪言壮语……种种记录,也为我们拼出了一个真实的武汉,反映了疫情之中、封城之下武汉的各种状态。

不管如何,六六前往武汉采风,深入疫情第一线,依旧也是让人敬佩的。只不过,文艺创作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多了其他动机,就失了本真、原味。创作者和创作对象,应该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感在心里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这是一种天然的创作冲动。

从六六的个人公号文章可知,此次创作似乎是受某企业之托,六六拒绝两次后,决定接下这个任务,态度的转变,源于“黄皮肤的每一个普通人”“灾难无情人有情。我是时代记录者,我参与这场全民战争的方式,就是亲临一线,拍成作品”。

或许在企业介入之初,就为这次创作增加了商业元素,身处此间的创作者不可避免地拖入“投资与收益”的博弈中。商业的逻辑本身没错,但此时把武汉的人和事当“素材”就显得没有同理心。

一个月前,有人将部分“画家”创作的钟南山院士做了个简单的汇集发布出来,看着被塑造成“超级英雄”或是“钟馗”形象的钟南山院士,不免让人心生疑窦,这画的到底是谁?为何要画?虽然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来说他们是为了“蹭热度”,但实在无法从这些作品中看到“精气神”。

我们素来推崇真善美,“真”始终放在第一位,这里的真不仅是真实,也是真心、真诚之意。六六出发前就说,“我不能仅靠几篇网络文章就搞创作,我要有真情实感,我需要去一线找那个打动我的人和事”,而她亲历现场的行为也可以看出她是真诚地想写好这个故事。可是,如果把一座城市,一个医院,一个患者仅仅当成笔下的素材,应该始终也无法打动她自己的那颗心吧。

当六六在公号文章中敲下“素材”二字,并大张旗鼓地放到摘要中时,很多东西都正在变味。

愿她能在武汉的故事里,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里,褪去“素材”的淡漠与无情。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黄秋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