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妙婷、记者王斌报道 北国春来,布谷飞飞催早耕。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兰州市榆中县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时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多渠道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统筹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安排干部走访入户农户,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了解农户春耕备耕需求和困难。
抢抓时令,春耕备耕“劲头足”
走进位于榆中县南部山区的龙泉乡水坡村的赵亮家庭农场,一阵绿意扑面而来,带来了春的希望。赵亮家庭农场占地60亩,建成蔬菜冷棚40个,主要经营菜花、芹菜、油麦菜等蔬菜作物,带动榆中县龙泉乡水坡村16户建档立卡户开展农业生产。
“这些日子,我们抢抓时令季节,安全有序地开展复耕备耕工作。相比较周边村镇,我们算是最早开始种植的了,我们的家庭农场已经成为了保障周边村社农户的‘菜篮子’!”赵亮家庭农场负责人赵怀鹏说。赵亮家庭农场是榆中县龙泉乡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工作开展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共同维护着龙泉百姓甚至更多人的“菜篮子”。
全乡12个行政村的农业生产物资进行排查摸底,抓好农资储备及供应工作。
备足农资,农业生产“供应足”
为不误农时,确保农户及时开展农业生产,榆中县龙泉乡提早谋划,对全乡12个行政村的农业生产物资进行排查摸底,认真抓好农资储备及供应工作。提前和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在全乡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废旧地膜以旧换新”的热潮,积极鼓励农户用去年收集的废旧地膜换取新的春种物资。在保证春耕不误时的情况下,也为改善环境、提振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及时调查研判,持续开展农产品打假整治行动,保证农产品交易市场清明,农户基本权益有保障。
水坡村的赵亮家庭农场,一阵绿意扑面而来,带来了春的希望。
技术开道,田间地头“人手足”
在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榆中县龙泉乡安排干部走访入户农户,在开展疫情防控的同时,了解农户春耕备耕需求和困难。得知洞口村村民王全邦家之前一直种植粮食作物,加上洞口比较干旱,收成一直不太好时,前去调研入户的龙泉乡工作人员陈军建议他通过种植中药材增加收入。
考虑到洞口村位于定西市交界处,虽然自然地理条件十分适宜药材种植,但苦于种植技术薄弱,销路不畅,村内药材种植户较少的实际情况候,榆中县龙泉乡政府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对王全邦进行了技术指导,询问了王全邦的种植意向,并向其讲解了药材种植的时令季节及管护要点,同时帮助王全邦从临夏购买了种植所需要的药材苗,并与临夏地区药材收购商联系,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