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林强报道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月的北方,乍暖还寒。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乡村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打好抗击疫情阻击战与加快复工复产工作更加刻不容缓。有这样一群扶贫干部,战风雪斗严寒,始终战斗在防控工作的第一线;有这样一群扶贫干部,怀揣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念,与时间赛跑,与贫困户一道,想办法,“摘帽子”,只争朝夕,拼搏向前,用行动力为“收官之年”交上自已的一份答卷。
“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让扶贫干部有了“新抓手”
【坐标:哈尔滨延寿县六团镇富源村】
“辛苦各位村民上报下今日体温情况!”这几天岳喜滨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富源村村务公开群”里督促村民通过“建行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填报体温情况。
作为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驻延寿县六团镇富源村的驻村干部,他现在还多了一个身份——富源村智慧社区系统管理员。在富源村村会计和村支书的配合下,系统上线当天,岳喜滨即成功导入350名村民信息。村民通过系统扫码即可登记体温信息。“建行的产品太好了,大大减轻了我们拉网式、地毯式入户排查和人工登记整理的压力。”村支书邹吉会对建行不计名利,为乡村防疫工作搭平台减压力的主动作为大加赞赏。
通过“建行智慧社区管理平台”,驻村工作队对富源村全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管理又有了新抓手。在疫情期间,他们心里时刻惦记着贫困户的安危冷暖,但又不得不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很难实现逐户探访的愿望。“这回方便了,通过系统后台,我们就能足不出户了解到贫困户的居家情况、体温情况,真是一举两得。疫情过后,我们还得继续加把劲儿,巩固脱贫成果,不返贫,不掉队,让富源村的村民像它的名字一样,真正富起来!”说起这些,岳喜滨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老崔和他的“爱心超市”
【坐标:哈尔滨市双城区永胜镇永乐村】
“劳动挣积分、积分能换物”——这在过去贫困户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从双城建行扶贫干部崔文巍来村帮扶之后,在他的“撮合”下,建行、双城区委办、双城区民政局、永胜镇政府、双城区扶贫办纷纷加入“爱心超市”的共建队伍当中,双城区第一个扶贫“爱心超市”于2019年8月15日应运而生。超市每月15日和30日对贫困户开放,超市内百姓生活所需用品从米面油到酱醋盐、从牙膏香皂洗衣液到蚊香拖布洗发膏等上百个品种,贫困户凭借劳动获得的积分到超市就能换取需要的生活用品,同时还可以到衣物库房挑选各主办单位及民间组织捐赠的优质衣物。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心。“爱心超市”让贫困户克服了“等靠要”心理,不仅能依靠产业项目分红增加收益,还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积分”提高了生活质量,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爱心超市”确保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贫困户勤劳致富的“心劲儿”上来了,彻底摘掉贫困帽子的“精气神”更足了。
把张忠国“培养”成“脱贫致富之星”
【坐标:哈尔滨市木兰县大贵镇龙泉村】
“这两年驻村,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把张忠国‘培养’成了‘脱贫致富之星’!”一说起这些,木兰建行帮扶干部刘卫民一双眼睛又笑成了弯弯的“月牙”。
2018年,贫困户张忠国看别人家养牛,心里很急。帮扶干部刘卫民了解后,很快帮他办理了5万元无息贷款购买了3头种牛。到2019年末,在张忠国的精心饲养和续养下,牛棚里的牛已繁衍成了“一群牛”,加之牛价快速攀升,8头牛总价接近了20万元。如今种牛又有孕崽,张忠国打算到5月份卖上3头牛把贷款还上,争取明年也盖上自己的砖瓦房。张忠国通过养殖走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他的成功经验也更增强了建行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代养牛”养殖项目的信心。抗击疫情不误生产,刘卫民与村书记已制定好由张忠国代贫困户养牛,贫困户分成的2020年脱贫计划。“没问题!俺有经验,也能吃苦,保准把牛养好!”张忠国憨厚朴实的话语点燃了村民心里的希望之火。
“不回家”的林书记
【坐标:佳木斯市同江镇新乐村】
“林书记你都多长时间没回家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大年初二至今,每天到村头卡口值守成了同江建行驻村书记林中星的工作日常。“复工复产返乡人员增多了,我们的工作更容不得半点马虎!”村民和林书记相处得很融洽,看着这么多天“不回家”的林书记,他们不免有些心疼。体温测量、排查发热病人、劝告取消集会、聚餐等人群密集活动……这些工作老林一忙就是一天,而如何通过产业扶贫把新乐村带上脱贫之路,也是他每天思考并付诸于行动的大事。
润鲜食用菌基地是新乐村唯一的一家小微企业,该企业每年为每户贫困户创收近2000元。疫情面前,食用菌无法及时送往市区超市,这让企业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老林和村两委积极协调检查站相关部门,决定每天由企业将食用菌送至检查站,由市区专车接货。润鲜食用菌基地保证了同江市80%的食用菌供应,企业生产没有受到较大影响,贫困户收入没有受到影响,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树立了很好的样板。眼下,老林正筹措着帮助企业申请贷款,扩大基地种植规模,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