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杨虹报道 日前,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专题研讨会(18)以线上直播的方式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联合主办,老龄社会30人论坛2020年度轮值主席、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主持。会上,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成员尤红、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孙志伟和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文清三位专家解读了公共卫生与老年病防治,并分别以“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体系建设”“从新冠疫情看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新冠疫情和老年心血管病的防治”为题做精彩演讲。
尤红教授从我国老年病、慢性病、环境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入手,阐述了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公共卫生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同时也涉及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国际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主要目的是预防与控制疾病、促进大众健康和延年益寿。尤红教授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特征、分级,以及“一案三制”(应急预案、体制、机制、法制)现状和应急处理中救治、控制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讲解。
孙志伟教授表示,公共卫生体系和卫生应急体系事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此次新冠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重大考验,疫情应对过程中暴露出我们在危机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和应急储备等方面的短板,需要认真总结此次疫情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与科学素养。
王文清主任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中国人的健康数据不容乐观,过劳死亡、亚健康、心血管疾病等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很多都是年龄相关性疾病。新冠病毒肺炎的致死率、患病率也与年龄密切相关。此次疫情下,为防治老年心血管病,应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健康心理状态、适当锻炼和坚持原发病的常规治疗等。所以,疾病防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未雨绸缪才能应对突发的事件。
随后,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就老龄化与公共卫生等问题表示,养老机构应建立与疫情防控相匹配的机制体制,重点关注老年群体,从而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形成常态化机制。在技术不断进步的信息化时代,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也需要相应的改革创新,使信息、医疗、基因检测等技术系统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
最后,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王俊秀对本次专题研讨会做了总结。他表示,中国医疗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框架是非常完整的,但此次疫情暴露出了一些漏洞。比如,应急管理部的缺席显示了公共卫生体系机制设置的问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落实建立应急管理部。此外,孙志伟教授所讲的流行疾病的冰山效应也应当引起广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