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答案”:生命至上

2020-06-1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荆文娜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发布白皮书是为了记录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分享中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有效做法,传递团结合作、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表示,中国的防疫斗争实践证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今后还需构筑起更加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时,在抗击疫情中,中国也总结出一些对传染病患者救治及有效防控疫情方面的相关经验,愿与国内外社会分享并提供借鉴。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控制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马晓伟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了疫情防控的战略性成果,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实践证明,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突发事件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短板。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在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功能定位、加强预警能力、提高人员素质、改进投入机制方面重点发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的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条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公共卫生的服务项目。

二是完善功能定位,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进一步加强对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的能力,明确国家CDC(疫控中心)、省级CDC、市级CDC、县级CDC各自的功能定位,国家CDC要解决科研研发、实验室检测、业务指导和病原学分析等“一锤定音”的能力;省级CDC要加强区域防控工作的指导、监督、质量评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市和县级CDC要进一步加强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对地区性传染病疾病谱的日常监管和监测;县级CDC和社区医疗机构要夯实基础,加强社区的管理和防控,在基层筑牢防病的基础。要明确四级CDC各自的功能,理顺体制关系,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协作机制。

三是要创新医防结合的机制,把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的体系和医疗救治的体系,在机制上打通,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防治结合不够紧密是一个短板,相关工作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四是优化监测体系,强化预警能力。“四早”的核心是早发现,对于重大传染病的控制早发现是关键,所以在预警方面,我国除了拥有2003年“非典”后建立的网络疫情直报系统,现在还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政报告。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还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这两个系统。例如,建立舆情监测的系统、医务人员报告系统、科研发现报告的多元化信息收集渠道,建立智慧化的预警多元触发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现、报告、预警和响应的能力。

五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激发人员的活力,着重培养病原学检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形势研判和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提高我国对重大传染病日常监测、应急预警、现场调查、形势研判,以及流调过程的效率和水平。

千方百计保障医疗服务供给承诺“生命至上”

马晓伟表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救治工作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理的“四早”策略,同时提出了“四集中”的救治原则,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经过广大医务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在4月26日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住院患者清零,截至6月2日,全国新冠肺炎治愈率达到了94.3%,超过了病毒性肺炎的平均治愈率。由此总结出的一些做法供参考借鉴:

一是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控制传染源、降低感染率。首先修订了六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对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实行严格的隔离和管控,做到“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应隔尽隔”。在中央工作组的指导下,武汉市两次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社区拉网的排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按照这样的标准实现了病例存量清零,把在社区和社会上流动的病人和传染源完全清点清楚,并且收治控制,这对疫情的防控发挥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二是加快检测。前方工作组进入武汉后,加强检测指导,下放检测传染病权限,从完全由CDC检测下放到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扩大实验室,培养人员,同时发挥第三方作用加强检测工作,使武汉的检测周期从2天缩短到4~6小时,从每天只能检测300人/份提升到5万人/份,构起了“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12小时内完成检测信息反馈,24小时内完成流调”的闭环系统,对控制传染源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是千方百计保障医疗服务供给,提高收治率。全国指定20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和重症治疗医院,同时还有1万余家发热门诊。在武汉,中央指导组推动扩大病床,建立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梯次布局的应急救治网络。改进一批定点医院,比如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改造同济、协和、湖北省人民医院等综合性医院,使定点医院从35家增加到86家。同时,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方舱医院的建设对收治大量的轻型病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2月3日决定建立方舱医院,到2月16日建立16所方舱医院,扩大床位1.2万张,实现了“应收尽收”。

四是增用一批隔离点。把630多所宾馆、学校、培训中心和医疗机构改造成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房间,在提供服务供给方面增加床位,是疫情前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五是全力以赴救治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调动了346支国家医疗队,4.2万名医务工作者,1.9万名重症医务人员赶赴湖北和武汉进行医疗救助。在这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由国家队接管所有重症患者,整建制接手重症病房,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循环内科和感染科的医生担任主力,大批重症医学的护士前往武汉,一名重症患者由三名护士负责看管。同时,方舱医院还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疗法,阻止轻症患者由轻症转为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