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建立有韧性的循环经济体系

2020-06-1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乔思林·布莱里奥(Jocelyn·Blériot)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同时暴露了当前经济体系面临的各种风险。建立更具韧性的循环和低碳经济模式在过去几年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响应。

疫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促使我们反思支撑经济的各种体制。应对公共卫生方面的影响无疑是当务之急,但如何开展经济复苏同样重要。那么是鼓励企业早日回归“正轨”以过往的经济模式寻求增长,还是加速向更具韧性的低碳循环经济转型?

答案并不是非此即彼:快速恢复经济活力与更广泛的经济系统转型其实是可以兼顾的。当然,考虑到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因素,以及公共部门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好消息是我们已经看到了积极的迹象: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已宣布,将把所有精力投入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同时,累计管理数万亿美元资产的“投资者议程”小组表示,“各国政府应避免优先实施高风险、排放密集型的短期项目”。

经济复苏当然需多元战略多管齐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很清楚地看到要求经济系统重置的势头已日趋壮大,各方已对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潜力达成明显共识。过去十年间,一批行业领先企业率先投身并投资于这一变革,而倡导这一变革的机构和政府部门则为转型提出了重要的立法建议,我们在欧盟和中国很明显地看到这一进程。同时,其他地区也在国家和城市两个层面积极推行循环转型。

当前的疫情危机非但没有降低该议程的重要性,反而使得循环经济比以前更加重要,因为循环经济能够提供大量具有经济吸引力的方案。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早期,全球诸多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例如,医疗设备供给问题较为显著。以此为例,循环原则能够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医疗设备的可维修性、可重复使用性和再制造的可能性等设计和产品政策为加强韧性(可用库存)和竞争性提供大量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医疗器械翻新市场在2020~2025年期间有望每年增长10%以上,这表明市场机会和资产利用率都将有所提高(因此减少对新原材料的依赖)。美国明确强调这些策略的重要性:多个州的财政部长敦促呼吸机制造商向医院提供服务手册和维修相关资源以应对危机。

此举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为资金紧张的公共卫生机构救急,同时还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碳足迹”。经联合国国际资源小组调查研究,关键领域采用再制造模式可减少80%以上的排放量。我们在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已经看到,能够快速改造生产设施并改变生产对象至关重要,例如从汽车制造转向医疗设备零部件生产。设计可重复与多元使用的通用型工具和产品,增加上游灵活性,可增加价值创造潜力、增强产业韧性,这种潜力和韧性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另一个与循环经济高度相关的领域是粮食生产和分配。众所周知,当前产业化的农业模式不但导致食物质量堪忧,且严重依赖化石燃料和有损生态系统。同时,这种模式下的供应链依赖长途运输,很容易受到边境关闭的冲击。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也依赖季节性外国劳动力。而由于劳动力短缺,欧洲各地已有农民称今年的种植季可能会荒废。在某些城市,仓促的“封锁令”致使食物供应紧张,我们亟需缩短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距离。因此,现在正是时候进一步探索在再生农业、郊区农场以及数字驱动型精准农业等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潜能。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的研究显示,到2030年,循环模式可促使欧洲减少50%杀虫剂与合成肥料使用量(相较于2012年水平),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为家庭减少12%的开支。最后,再生农业也是缓解气候危机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战略可以减少56亿吨二氧化碳的总量排放,相当于2050年预计食物系统总排放减少49%。

这两个具体示例只揭示了循环经济对经济复苏计划潜在贡献的一小部分,仍有更多领域尚待探索,比如办公空间的严重过剩,以及模块化的设计与使用模式在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方面的作用。政府在寻求前进方向的同时更可通过落实循环经济战略来避免偏离低碳承诺,比如建筑的翻新,能效升级成效立竿见影,又能同时促进本地经济活动。

城市在交通出行方面制定了具体疫情防控措施。例如,布鲁塞尔已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了更多空间,并规定市区机动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虽然这本身不一定能阐明循环发展战略,但它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快速采取行动,响应变革需求,为赋能新经济系统创造条件。现有经济模式带来的浪费显而易见,循环经济解决方案在此时可以获得成为主流的空间。

随着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我们也会更加清楚循环模式对复苏进程的具体贡献,实施方案也会更加明确。目前已有诸多短期应对方案,如上文强调的食品系统和去集中化生产,但更关键的是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循环经济战略不能一蹴而就,其成功与否取决于所有利益相关方持续的参与和共同努力。现在,各国政府正着力解决最紧迫的问题,若能明确方向,推动私营部门循环创新实现规模化,我们就有可能同步实现经济复兴、改善社会福祉,以及完善气候治理。

(作者系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董事执行官、国际机构与政府事务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