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倪浩】在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北京此次疫情已经被控制住后的第三天,北京新增病例数首次下落至个位数。21日,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9例,让人们紧绷的神经稍有放松。那么,如何定义北京的这次疫情?这波疫情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我们又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呢?22日,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对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进行了专访。
环球时报-环球网:18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教授表示,北京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当时吴教授解释了感染时间、发病时间、报告时间的不同,并据此将疫情曲线向前移动,认为北京病例发病的时间高峰是6月13日。吴教授做出这个判断后3天,北京报告的21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大幅下降到9例,您觉得这是否验证了吴教授先前的判断?
杨功焕:(对于吴尊友教授的判断曲线),我倒觉得不用那么复杂,因为不是所有的确诊病例都是发病后两三天才上报,也有可能当天发病当天上报。所以,直接看每天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就可以了。
北京确诊病例数在下降,21日更为明显。而且这次疫情传播链条非常清晰,我觉得未来病例数还会持续下降。
北京这次疫情,其实最让人害怕的就是出现不明传染源的病例,突然发生或者多点发生,如果这种病例出现,即便不多,也会让人担忧是不是出现了社区感染。但北京不是这种情况,所有的病例基本上都与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关,所以这是一个好消息。
环球时报-环球网:您怎么定义北京的这次疫情?什么时候新增病例会趋于零?
杨功焕:这是北京第一波疫情中的一个小型暴发,不是第二波疫情。我定义为疫情中的一个小型暴发。
在全球疫情都很严重的情况下,无症状传染导致境外输入是有可能的,这是防不胜防的。这次小型暴发疫情后,北京市及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的比较彻底,疫情曲线在持续下走。但是不必太着急,也不必急于两天后就能看到新增病例完全没有了。
因为从11号到现在还没有14天,还不够通常意义上的一个潜伏期。有些人感染之后可能还没有发病,所以还要等一等。新增病例数会慢慢减少,再之后,如果没有发现新的感染,没有意外就应该过去了,疫情就逐渐趋缓了。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的这次疫情,从中央到地方在对外口径中都用了“严峻、复杂”这样的措辞,您是怎么看的?
杨功焕:北京的这次疫情突然而至,而且到目前传染源依然不明确,这为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整体来看,病毒长期与人类共存,疫情局部反复不可避免,我们必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觉得疫情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一直主张不要太恐慌。因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就是发生在新发地的一个疫情的小型暴发。疫情发生后,北京市采取的流行病学调查、隔离措施、病毒溯源等各种应对都是到位的,所以我认为这样做(未来的疫情防控)应该没有问题。
虽然关于这次疫情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但这次疫情没有形成社区感染多点爆发,而且传播途径清晰,并对密切接触者都进行了及时追踪。接下来,我们再观察这些密切接触者是否会发病。(这次疫情)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环球时报-环球网:在此之前,北京已连续56天没有本土新增病例,新发地发生的疫情是不是出乎意料?
杨功焕:从全球大环境而言,并不突然。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可能完全做到独善其身。从二月份以后,全国很多地方再无本土新增病例,很多人觉得中国这样坚持下去,海外输入的风险我们也能控制住。但是我觉得这条标准有些太高,我们很难做到。毕竟全球疫情还在泛滥中,中国完全做到没有新增病例不太可能。
现在是夏天,病毒的传播能力总体上比冬天要弱,在冬天到来之前,病毒如果没有完全消失,疫情仍有第二波的可能。但是,这次只能是第一波疫情中间的小型暴发。中国会不会有第二波疫情,很难说。我们防控上依然要严谨,但是心态上要放松。
环球时报-环球网:从北京这次疫情的小型暴发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杨功焕:人流量大、人员复杂的地方,尤其是潮湿的批发市场消毒一定要到位。或者要对人流量进行控制,人与人之间的防控措施也要到位,这些要在日常管理上落实好。
人类接触新冠病毒的时间才半年,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北京采集了大量的病毒样本,做了基因分型,但最后能否找到零号病人或者传染源,还需要经得起推敲的证据,现在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
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各地在疫情防控中都在严格实施传染病防治中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发现传染源,追踪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途径。这在病例较少的情况下都可以落实到位。所以全国除武汉当时有些失控外,其他地方都迅速扭转了疫情局势。
北京这次花这么大的力气做流调,而且范围这么大,是相当不容易的。
文章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