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继香港之后,欧洲也出现了二次感染病例。
综合欧洲新闻电视台、路透社当地时间8月25日报道,荷兰和比利时各有一人被确诊为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比利时病毒学家马克·范·兰斯特(Marc Van Ranst)告诉媒体,比利时的病例为一名来自鲁汶市的女性,现年50岁。她在今年3月首次感染新冠病毒,6月又再次感染。范·兰斯特证实,对比病毒样本后发现,这名女性两次感染的病毒毒株明显不同。
荷兰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则表示,荷兰的病例为一名免疫系统脆弱的老年患者。荷兰病毒学专家玛丽安·库普曼斯(Marion Koopmans)也证实,这名患者两次感染的病毒毒株不同。
库普曼斯还表示,由于这名患者的免疫系统较弱,有人怀疑这一病例只是特例,但她并不这么认为。
欧洲新闻电视台报道截图
路透社报道截图
范·兰斯特对这些病例持谨慎态度。他表示,比利时的病例可能只是一个例外,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也不排除未来几周继续出现类似病毒。不过他指出,尽管新冠病毒看起来比流感病毒更稳定,但这些迹象显示它似乎也在不断变异。
“病毒的变异就意味着,当前具有潜力的疫苗可能无法长时间起效,就像对付流感一样,这些疫苗必须定期重新设计。”范·兰斯特说道,“我们也希望病毒保持稳定,但这事大自然说了算。”
路透社也援引一些专家的话表示,目前二次感染的病例数太少,尚不能作出任何定论。
这些病例引起了部分人士对疫苗的担忧。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高级讲师戴维·斯特兰博士(David Strain)表示,二次感染病例表明两点:“一是既往感染并不能提供保护作用,二是疫苗接种可能无法提供人们期望的全面保护。”
不过欧洲新闻电视台也援引传染病专家艾萨克·博格赫(Isaac Bogoch)的话指出,即使一种疫苗不能提供100%的防护,但只要它能一定程度上减轻传染病的影响,它就有能力挽救众多易感人群的生命。
8月24日,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自欧洲返回香港后被证实二次感染,两次感染病毒毒株不同,为世界首例。世卫组织发言人针对该病例表示,二次感染情况并不常见,现在更重要的是研究该案例对免疫反应意味着什么。
针对香港出现的二次感染病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也对此发表了看法。张文宏解释说,再感染”病例非一般意义上“复阳”,此前大陆、香港以及国外也多有复阳报告,但多数认为属于无传染性的核酸残留,未发现有明显的传播证据,认为临床意义不大。
他表示,“再感染”关乎免疫的持久性,也关乎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和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这次四个月后就发生再感染,还是属于个例,这个问题应该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高发和流行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