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石代表:加大城市群、都市圈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共同高质量发展

2021-03-05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张洽棠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但目前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中,同时大小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差异巨大,住房供需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小城市人口外流、住房过剩,大城市流动人口、新市民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缺口巨大,大城市住房问题、小城市发展问题已然突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于2018年9月发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美丽乡村建设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尤其是发展的内生动力缺失:一是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吸引力等发展资源;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村民和村集体在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动中,传统的守望相助的社区正在消失,村民的集体认同感逐渐淡薄,村级组织存在过度行政化倾向,基层党组织难以发挥组织动员职能;三是制度创新和管理改革相对滞后。

对此,陈锦石建议:

第一,加强城市群、都市圈顶层总体规划,通过强化三规合一、打通城市群、都市圈内的公共基础建设,强化大城市对圈内中小城市的辐射。

第二,允许大城市与周边县市、城乡建立联动,加大大城市辐射的周边中小城市住宅供给,分担大城市住房压力,化解供需矛盾,同时带动周边小城市发展。

第三,城市群、都市圈内公共设施配套一体化,享受大城市配套资源政策,如医疗、教育等;参考澳门的横琴模式,北京的雄安模式,探索更多此类试点。

第四,在土地利用、财政投入、监督考核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激发基层政府、村民和各种社会资本的积极性。

第五,聚焦发展要素,继续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投资,制定切实政策鼓励农村青年人群回到家乡发展,为企业和青年人群提供创业与发展空间,使农村成为企业和有志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共同积极做城乡高质量发展共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