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卫华:推进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2021-03-08 中国发展网 郭丁源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郭丁源

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狙击战中,一大批民营企业或捐款捐物,或加班加点生产战疫物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民营医疗机构也尽力而为、主动参与,同样展现出新时代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李卫华表示,从医疗整体实力来看,对于重大疾病尤其是重大传染性疾病,民营医院难以与公立医院相提并论。但面对突出其来的疫情,众多民营医疗机构也不甘人后,逆行向前,默默贡献力量。然而,社会舆情对民营医院在这次抗疫中的作用讨论较多,有的甚至提出所有的医院都应该由国家来办。“实际上,民营医院走的是专科为主的路子,且多集中在眼科、牙科、妇科等轻资产学科,很少有呼吸科,基本没有民营的传染病医院。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发生时,急诊、重症学科是重中之重,民营医院的医护人员素质和医疗设备条件难以与公立医院相比。更重要的是,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还没有把社会办医纳入。

他介绍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指出:“要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对社会力量参与疫情防控,要加强组织引导、畅通渠道、鼓励支持。”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医院34658家,其中民营医院22755家,占比65.7%。尽管实力无法和公立医院相比,但民营医院具有点多面广、贴近基层的优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社会办医不应缺席。鉴此,他郑重提出四项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民营医院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社会办医既然是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力量补充。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将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从制度上明确民营医院在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时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加强力量建设、组织指挥、情报共享、装备保障、规范使用等方面的对接,从工作运行体系上实现深度融合。

二是加强正向引导,制定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的激励措施。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将社会办医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保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支持社会办医参与应急保障工作。建立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及正向激励机制,对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保障发生的物资及装备损耗、人身意外等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制定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工作褒奖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民营医院给予适当表彰或奖励,提高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民营医院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建立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数据库,根据需要,将具备相应实力、能力、符合要求的相关民营医院编入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预案,由政府部门统一指挥、协调。引导入库民营医院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队伍,政府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以保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入库民营医院可以快速成建制地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工作,提高应急保障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优化舆论导向,为民营医院参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目前,社会和政府部门对社会办医的不信任感仍然存在,特别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舆论的误解和偏见值得我们深思。各级主流媒体要更加关注民营医院的发展,及时全面深入地宣传报道民营医院的先进事迹和贡献,为其发展提供正确有力的舆论引导。把民营医院及其医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的总结表彰统一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一视同仁同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