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朱向羽 记者梁喜俊报道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工作。我国特色种业,比如“乡土品种、地方特产、道地药材”,急需挖掘保护,尤其是“生态用的种子、牧草的草种、城市草坪的种子”90%以上依赖进口的问题亟待破题。
近日,王召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国家特色种业种质资源库”。农业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资源普查时发现,原来各个地方的特色品种大量消失。王召明建议农业部等部门牵头,组织建设“国家特色种质资源库”,把全国各地有特色的种质资源都收集、鉴定、评价、保护起来,形成国家特色种业发展体系。
“摸清我们特色种业的家底儿,尽快研发出一批特产农作物种子、乡土草种、牧草种子,有了‘顺国情、合地情’的特色品种就不会再被国外‘卡脖子’”,王召明说。
二是尽快启动国家牧草良种工程,藏粮于草、藏草于肉。王召明认为草就是肉、草也是粮,草业安全就是粮食安全,但我们国产的牧草种子不到1/10,适合北方耐旱的耐寒的品种更是紧缺。王召明提出要尽快启动国家牧草良种工程,加大牧草良种扶持力度,从“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种植推广、质量监督”,每个环节都要政策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特色种业数字化系统,让特色种子知道在那种、怎么种。特色种业发展要跳出传统“农业思维”,建立各省市区的乡土种业数字化体系,每一个区域的每平方公里,水土气条件不一样、原来有什么种子、现在适合种什么、种多少、种的怎么样、防病防疫、预测收成,坐在炕头就能管到地头,这就是种业数字化一张网。
王召明建议在全国2200个农业县的农作物资源普查中,加入特色种业数字化应用体系。“要积极拯救我国80年代前后丢失好多区域特色种子,像西北的小果沙棘、东北的大豆、河套的小麦、北方耐寒的牧草、道地的草药等。”
四是要明确支持企业做主体推进特色种业现代化。王召明建议国家设标准选择一批有科研能力、种质资源储备、育繁推应用转化好的企业,给针对性政策支持,例如在土地流转、良种补贴、机械化加工种植、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建立起专项的长效奖补机制,推进特色种业技术的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