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广东佛山高水平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市长朱伟

2021-03-10 中国发展网 公欣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公欣  皮泽红报道

117712979

 

“十四五’时期,广东佛山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全面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水平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全方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打造文化强市、升级打造一流教育强市、加快建设健康佛山、加快建设美丽佛山、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佛山、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佛山等15大方面的重点任务。”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市长朱伟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广东佛山将在创新方面,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协调方面,将在深入推进同周边城市协调发展的同时,深化“强市、活区、实镇”体制机制改革等,加快破解我市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在绿色方面,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好制造业城市生态文明创新之路;在开放方面,聚焦制度型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共享方面,聚力打造两个“强市”即文化强市、教育强市,建设五个“佛山”即健康佛山、幸福佛山、美丽佛山、法治佛山、平安佛山。另还谋划实施“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375项,总投资额约1.6万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1.08万亿元,为“十三五”时期投资额的2.23倍,支撑规划落地见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对此,朱伟认为,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广东佛山将切实肩负起重大历史使命,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各项工作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条主线来展开,确保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立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佛山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牢自主技术创新的“地基”,努力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潮流中赢得发展主动权,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更多力量。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设佛山的高水平战略科技力量。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企业数量庞大,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应该更加聚焦到技术创新和产业运用上来,重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近年来,佛山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高企数量从2015年的717家增加到2020年的57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从14%提高到56%,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佛山将继续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规模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佛山的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举全市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力量解决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和重大前沿问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稳定,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佛山将牢牢抓住经济循环畅通无阻这个关键,做好打通“堵点”、预防“断点”的部署,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去年佛山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等8个主导产业,组织业内专家开展了产业“技术图谱”绘制,全面摸清了8个产业“卡脖子”问题,实现对产业优劣势和产业链短板的精准定位。二是探索建立“链长制”,进一步提升稳链补链强链控链能力。围绕打造“2+2+4”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在重点产业领域探索建立“链长制”,建立“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五个一”机制,通过领导挂帅统筹推进,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推进全市产业迈向中高端。三是优存量促增量,打造“2+2+4”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制造业立市、兴市、强市不动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形成庞大的内需市场。内需早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从佛山来看,近年来投资消费增速趋缓,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发挥得还不够。佛山将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政府投资撬动民间投资,精准施策激发消费潜力,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投资拉动经济的关键性作用,使之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压舱石”和“推动器”。安排省、市重点项目投资1100亿元,加快布局一批强基础增功能补短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大建设掀起投资建设热潮。特别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力度,全力推进佛山新机场建设,争取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尽早完工运行,推动去年获批的地铁第二期建设规划3个项目尽快开工。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吸引带动社会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二是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着力提升传统消费,支持汽车市场消费升级,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优化升级专业市场,鼓励发展“首发经济”、体验经济、时尚经济等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服务消费供给,培育壮大文化、旅游、美食、体育、健康、养老、家政等产业。积极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度假区和民宿品牌化精品化发展。推进粤菜师傅“1+5”系列工程,打造8个以上美食集聚区,推动美食产业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建设提升8个夜间经济集聚区和80处示范点,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激发消费潜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城乡区域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佛山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遗余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二是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接下来,佛山将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推进省内帮扶、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加快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变。

——加强关键领域改革攻坚,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问题,但本质上是改革问题。佛山将继续运用改革思维和改革办法,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全社会交易成本,激发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一是聚焦要素市场配置改革。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综合管理服务机制,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产融结合城市。二是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目前,佛山多项改革措施和成效已走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前列,比如94%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审批时间平均压减9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全省领先;在全国率先推行主题式“证照联办”服务,创新24小时智慧便民商事登记模式,企业开办全流程用时全省最快。四是围绕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广东省提出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佛山将加快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力争碳排放在全省率先达峰。

——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一是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织密织牢“外防输入”防控网,努力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小范围。二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快化解个别上市公司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开展非法集资源头治理和全链条治理,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平安佛山建设,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