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优势,补齐短板,推动“十四五”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2021-03-11 中国发展网 公欣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前方记者 公欣

“‘十三五’期间,教育体系和格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这些成就既如期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也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十三五”、“十四五”的教育相关规划和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于教育的考虑,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既有战略上的全局部署,又明确了战术。只要按照中央提的目标和路径,一年接一年,扎扎实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充分发挥教育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们就肯定能如期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

 发挥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中国经济导报:“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2019年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51.6%,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您如何评价这一亮眼成绩?结合西交大的教育实践和教学改革,您认为“十三五”我国教育改革有哪些先进经验值得分享?

王树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未来各行各业的工作重点,高等教育也是如此。高等教育如何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比如近几年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扎根西部,面向全球,探索21世纪高等教育新形态、新路径。

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因为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开启了从学习借鉴为主向创新模式的转变之路,其核心要义是,大学要在满足社会需要中提升自我。提升的路径就是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龙头,理顺普及化阶段的结构关系,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顺势而为,要在国家需求中找准自己的方位,开辟新的发展天地,实现内涵式发展。高校必须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办学模式需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推动建设良好教育生态,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崭新的技术手段和实践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力资源供应水平,从人才链的变革推动产业链、生产链、价值链、创新链四链并进。

西安交通大学目前正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以产业行业的前沿科技研发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获得高质量人力资源、高质量研究开发支持,进一步发挥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协同支撑,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让创新提升产业,让创新集聚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蓄势增能,也在创新发展中为世界贡献中国模式、中国智慧。

中国经济导报:您认为,“十四五”时期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重点关注和解决哪些重大问题?

王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理顺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问题,从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高度,抓住立德树人关键,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思政课教育,紧跟时代,革新思政课讲授方式,重视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实现教育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目前,全面培养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我们要补足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短板,推动教育高水平发展;

二是学校融入社会,尤其是高校,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主动迎接挑战,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优化教育布局,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三是以更加宏大的视野,从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出发,从技术变革和生产力革命的角度,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补齐短板和漏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尤其要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通过提升中西部教育水平来促进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解决教育不平衡带动解决其他方面的不平衡,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形成发展合力;

四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紧盯不放,坚决改到位、改彻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国经济导报:针对教育“十四五”相关规划的落实,您认为高校应该做些什么?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树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个提法是今后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教育面临的时代主题和目标任务。“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还提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这个数据是发达国家2014年的数据。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就意味着劳动者整体素质更高,更能为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水平要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努力。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国家人力资源的水平。在追赶的过程中,高校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发挥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个内在逻辑就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就会产出更多原创、创新技术,有原创技术,就能吸纳资本聚集,有原创技术+资本就可以实现产业化,从而促进各个产业、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了,就能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高校要做的事情,就是从这个内在逻辑里面,精准定位自身在国家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中的位置,依据自身的特色,挖掘优势,补齐短板,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此外,高校还要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先锋队”、“风向标”的作用,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融通各国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也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中国经济导报:对于“十四五”时期的教育改革发展,您有何个人期待?

王树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这为“十四五”期间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期待“十四五”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能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标准,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管控体系;从教育治理能力的高度,在把握全球教育和中国教育发展趋势、特点的基础上,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更加关注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实现优质资源均衡配置;更加关注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配合,探索全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建立,形成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国民整体素质稳步提升;建立更加优秀的教师队伍,鼓励和推动教师实现自我成长,建立科学的教师成长体系;密切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从新兴学科的发展探索未来学校的新样态、新模式和新机制;加大教育投入,利用社会各项优质资源,凝聚发展合力,不断优化教育布局,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注重从教育实践中提炼、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论,为世界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