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江西瑞金:为民情怀永赓续,红色旅游向阳开

2021-06-3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程晖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程  晖

一棵棵古樟树见证岁月沧桑,一间间老房子诉说动人故事。江西瑞金叶坪,是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这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如何建设一个国家的最初探索。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进叶坪革命旧址群,昔日火热的革命场景仿佛浮现眼前。

江西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长征出发地,也是当年党中央的驻地、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诞生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源地,瑞金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前来江西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的群众,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摄

前来江西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参观的群众,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圈。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程晖 摄

1931年11月7日,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由此诞生,毛泽东、朱德等在瑞金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进行了治国安邦的伟大实践,留下180多处革命旧址和风格独特的纪念建筑物,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一心为民的精神赓续传承

1933年春天,住进沙洲坝的毛泽东同志带领军民选址挖井,奋战十几天,挖成一口水井,解决了沙洲坝老百姓的吃水问题。解放后,沙洲坝老百姓在井边立了一块纪念碑,上书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红井水”依然清澈甘甜。离红井不远,是当年的列宁小学,传来前来研学的小学生的朗朗书声。1930~1934年期间,瑞金城乡共有258所列宁小学,这些学校都是瑞金苏维埃政府为解决当地7~14岁少儿享受免费教育而建的。

瑞金城西19公里处有一座“云山古寺”,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迁往这里办公和居住,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和部分工作人员曾在这里居住。云山寺周围怪石林立,绿树成荫,古寺就隐没在绿荫奇石之中。

1934年9月底,蒋介石在第五次军事围剿基础上,制定了严密的“铁桶计划”,企图将中央红军在江西彻底“剿灭”,中央苏区形势非常危急。中共中央做出了提前战略转移的决定,将战略转移时间提前了整整近一个月,长征号角在这里吹响。

1934年10月10日,真正离别的这一天到来。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何叔衡,找到了自己的战友林伯渠,将自己女儿编织给他的毛衣送给了林伯渠,让他在途中御寒。林伯渠非常感动,有感而发,写下了《别梅坑》一诗。“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从井冈山斗争到建立红色政权,是什么汇聚起星星之火,点燃希望之光?是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情怀,是执政为民的初心。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浓浓的爱民之心,方能成就如此鱼水深情。

一心为民的精神赓续传承,如甘甜清澈的“红井水”,时刻滋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回望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地与人民团结在一起。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红色旅游成为瑞金战略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从中央到江西省、赣州市都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瑞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瑞金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自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怀着对赣南苏区人民深厚的情感,立足瑞金实际,多方面给予支持,有力促进了瑞金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完善瑞金市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提高景区文物保护、开发和旅游接待能力,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瑞金市红色旅游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对瑞金市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二期建设等项目进行了资金扶持。

瑞金市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和旅游资源,把红色旅游作为战略支柱性产业,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引爆点,不断做优顶层设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丰富旅游要素、强力推进宣传营销,瑞金红色旅游日新月异,市场影响力和资源吸引力不断增强,知名度与日俱增。瑞金正朝着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和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

数据显示,2019年瑞金市接待游客1831.2万人次,同比增长35.5%,旅游总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45.2%。其中,红色旅游人次占比达到80%,红色旅游收入占比达到了86%。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1205.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8.2亿元。2019年,来瑞金参与红色培训的学员4260批次、31.6万人次,同比增长58%;开展红色研学820批次、12.9万人次。2020年,来瑞金参与红色教育培训的有804批次、114374人次、43258人。

链接:

大党伟力

——百年大党何以风华正茂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100年来,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大党;从播下救亡图存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折不挠、革故鼎新,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这种“伟力”来自坚守初心的意志力,来自理想信念的精神力,来自人民至上的感召力,来自民主集中的组织力,来自道德高尚的品格力,来自自我革命的免疫力,来自本领恐慌的学习力,来自作风优良的感染力,来自钢铁纪律的约束力,来自担负使命的奋斗力,来自守正出新的创造力,来自国之魂的文化力。

这种力量,被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誉为“东方魔力”。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兴国之光”。

(摘自黄明哲教授“大党三部曲”之《大党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