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赣南苏区:翻开振兴发展新篇章

2021-06-3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程晖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 程晖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翻开了赣南革命老区发展新篇章。

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赣南是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被誉为“红都圣地”,革命先辈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进行了治国安邦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关心关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特别是2012年《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更是迈出了坚实步伐。

“8年来,中央和江西省始终特殊关心、倾情支持赣南。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15个支持文件,国家层面支持政策文件达204个。”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缪小征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若干意见》出台后,2020年相关部委明确赣州延续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口支援、部际联席会等3项重大政策。2021年1月2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赣南老区振兴发展迎来又一重大战略机遇。接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召开7次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协调涉及赣州重要事项94项……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摄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程晖 摄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成效显著

经过8年多的建设,赣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2020年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3645.2亿元,是2011年的2.7倍;2011~2020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9.2%,增幅稳居江西省“第一方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平均水平由2011年的43%提高到57%。2012~2020年,赣州市民生支出累计4755.36亿元,年均增长17.3%。

“瑞金马上就要有自己的机场了,去年就已开工建设。”赣州瑞金市云石山乡党委书记刘应金激动地说:“这些年,国家对我们的基础设施加大了投入,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铁,瑞金的机场也正在建设当中。另外还加大了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每个村的卫生所都达标了。”

瑞金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朱晓文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瑞金交通的变化可以用“四通八达、翻天覆地”来形容。2017年瑞金通了动车,2019年高铁也建成了,现在乘高铁从瑞金到南昌只要两个小时。“另外,在瑞金的东南西北都有高速公路出口,这在全国的县级市里面是很少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在重大项目规划布局、审核批准、资金安排上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也给予倾斜,赣州抓住这个机遇,突出基础设施先行,制定实施八年振兴项目投资计划,加快布局推进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如“一纵一横”十字型高铁和“两纵两横”普铁网加快构建,新增铁路运营里程28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0公里,总里程约占江西省1/4,“三纵三横六联”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华能瑞金电厂二期、信丰电厂一期建设进展顺利,实施五河治理防洪工程4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25处等。

如今,新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支持措施仍在持续。

1934 年10 月,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刘启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负责保管好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经费——一包金条!在一次血战突围中,刘启耀负伤,他化装成乞丐,往湖南方向去追赶长征的主力红军。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宁可讨饭也不动公款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程晖 摄

1934 年10 月,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刘启耀留在苏区坚持斗争。负责保管好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经费——一包金条!在一次血战突围中,刘启耀负伤,他化装成乞丐,往湖南方向去追赶长征的主力红军。腰缠万贯的乞丐——刘启耀宁可讨饭也不动公款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程晖 摄

百姓满意是最完美的答卷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当初革命的初衷,也是对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

历史上,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长征路上每前进1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赣州走出了134位开国将军,其中兴国籍将军56名;赣南红土地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此次,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来到距瑞金市约15公里的黄沙村一个叫华屋的地方。10年前,这里还是泥泞狭窄的道路、老旧破落的土坯房,整个村庄看不到像样的家用电器,家中没有厕所,只有屋外简陋的茅厕……

如今的华屋,几间老旧破落的土坯房边,是66套客家小楼,白墙黛瓦,村民广场、体育场点缀其中,新屋映衬青山绿树,静谧祥和。“我们专门保留了这几间老屋,要让后人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华盛介绍。

村民华从祁,现在的生活也与当初大不相同。他和二儿子华水林已经住进了新房,2015年顺利脱贫后,华水林经营本小组的8.6亩大棚,种植红心芭乐、杨桃等水果和四季蔬菜。华从祁夫妻俩每月也能拿到政府补贴性收入946元。“如果我父亲看见黄沙华屋和农村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话,他老人家一定会很欣慰!”华从祁感慨道。

此次采访中,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走访的另一个村子,是位于兴国县最南边的睦埠村,这是江西省省定“十三五”贫困村,目前已在江西省林业局的定点帮扶下实现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6.9%降至2019年的0.4%。

睦埠村村民刘瑞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2016年又得了白血病,觉得生活没什么指望,那段时间第一书记天天来我家讲政策,让我走出了阴影。要不是政策好,我根本活不到现在。”刘瑞江现在通过养鸭子,村里帮助他销售,这样,每年有了上万元的收入。

在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已有百岁高龄的段桂秀紧握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手,讲述了她的故事——段桂秀是红军烈士家属,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于都,会见了9位红军后代及革命烈士家属代表,段桂秀老人就在其中。如今,段桂秀一年能拿到国家的2万多元补助,看病也是实报实销。段桂秀还坐着飞机从于都来到北京,替她的“金长哥哥”圆了梦。“托大家的福,我现在生活得很好。”段桂秀跟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念叨着。

“最亲的亲人是共产党”。这是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