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全面取胜后 乡村接续振兴之路在哪里

2021-12-2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报记者 | 成静

从2020年开始,北京退休干部吴女士有了另外一个“家”。这个“家”在四川省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每当春天油菜花怒放和秋天芙蓉花盛开的时节,她都要来这里住上一两个月。要问五星村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吴女士?吴女士兴奋地告诉记者:“这里青瓦白墙、田野环抱、流水潺潺,就是我心中的田园。它承载了我的‘诗和远方’。”

其实,几年前的五星村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一个相对贫困村,河道脏乱、杂草丛生,畜牧养殖粪便直排进河道。五星村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孙献中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努力,五星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但顺利脱贫,而且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如今的五星村,生态良好,洁净优美,成了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里的土地全部整理后交给了合作社管理,释放出来的劳动力要么出去工作,要么办起了农家乐。如今,五星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76万元。

五星村的变化只是全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全国,有无数个“五星村”不但脱贫致富,而且因地制宜,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还有更多个“五星村”正在努力探索,准备无缝衔接,也快步走上这条道路。

有后续规划的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取得了完美的胜利。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早就为下一步的前进定下了基调,那就是乡村振兴。今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公布,主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这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非常重要的一环。

巩固脱贫,产业先行。《意见》提出要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加快脱贫地区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继续优先支持脱贫县。支持脱贫地区培育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

“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来说,帮助困难群众‘挪穷窝’只是手段,‘扶上马送一程’,做好后续帮扶工作,激发其内生动力,才能真正让他们‘换穷业’,实现过上安稳日子、小康生活的目的。这不但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以及长期关心支持,更离不开搬迁群众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增宝说。

为了提升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能力,确保其稳定脱贫,河北省大力推进集中安置区与产业园区“两区同建”。各县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和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农林业、光伏产业、电商、旅游业、家庭手工业等扶贫产业。

以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为例,在谋划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时,该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依托全国县级山楂产量第一、全国主要的果丹皮产区等产业优势和数控山楂去核机的技术优势,在集中安置小区开办扶贫“微工厂”。同时,按照兴隆果品分布情况,确定了“北片建设山楂微工厂,南片建设板栗微工厂”的发展方向。几年来,投入资金2200余万元,在易地搬迁小区附近建设山楂初加工微工厂9个,板栗微工厂5个。

“以前,每天坐车去县城的果脯厂工作,路远。如今,顾家挣钱两不误。”在兴隆县六道河镇周家庄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就业扶贫微工厂里,村民王月香一边熟练操作数控山楂去核机,一边笑着说。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

多年来,大量农村人口从家乡流动到城市,为了城市的建设贡献力量。然而,自己农村的家乡却成了一个“回不去的家”,由此衍生出来的农村地区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空心村、留守儿童等问题层出不穷。

如今,脱贫攻坚之战已经取得了胜利,曾经贫穷、边远、落后的家乡不再是旧日模样,家乡在召唤游子归来。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大批身怀技能、资金、热情的农民工开始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一时间,返乡创业的佳话在神州大地处处开花。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王春月就是这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之前在广州打工时,王春月学会了如何高效运营一个淘宝店,包括如何进行图片美化、关键词设置、商品上架运转等。后来,她了解到家乡威县现在针对返乡创业者有很大的支持力度,就回来发展。她不仅得到了免费入驻威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机会,还申请了1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利息由政府补贴,她只需要3年后归还本金即可。

凭着一股子热情和韧劲,王春月的公司以销售羊毛护膝为主,不到一年的时间纯收入就实现了30多万元。“因为业务扩大的需要,我的公司目前已经带动了10多个人就业。我们的羊毛护膝都是手工制作,我会请村里的妇女帮忙。她们可以把活儿拿到家里去做,比种地挣得多多了。”王春月说。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专门牵头编著了一本《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返乡入乡创业典型案例汇编》,就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全国各地的乡村创业故事。

打造一支专业化、技能化的农民“主力军”,就是为乡村振兴安装上一台大功率的“发电机”,有了人才的反哺,乡村振兴的希望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来栖。脱贫攻坚战不仅消灭了绝对贫困,而且着眼乡村整体环境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宣布截至2020年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该发布会还对一天前发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进行了解读。

正如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所说的那样:“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让乡村更具人气。”

如今的乡村,环境好了,服务有了,不再是回不去的家,而是成了不想离开的港湾。

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

《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各方面联合起来共同取得的重大胜利,这其中,社会力量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今后乡村振兴的大棋局中,更少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协同。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曾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有117个贫困村、10万余名贫困人口。洞口县有蜜桔、茶叶、辣椒等许多品质很好的农产品,却一直打不响品牌。为了将品牌打响,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洞口县政府和惠农网合作,挖掘现有产业特色及区域文化,确定了“1+1+N”的品牌发展战略,即打造1个洞口雪峰蜜桔品牌,1个区域公用品牌,以公用品牌整合洞口县域N款农特产品,包括云雾茶、五彩米、土鸡蛋、红薯粉、豆腐乳等,形成洞口县农业名片效应,提升洞口县农产品价值与竞争力。

经过打造,“洞口雪峰蜜桔”以及“洞乡源味”系列农产品已经成为洞口县农产品的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洞口雪峰蜜桔”品牌价值大幅度提升。截至2020年,洞口雪峰蜜桔年产量达到12.6万吨,总产值达到36亿元,为当地乡村振兴起到发动引擎和护城河的作用。

惠农网CEO申斌告诉记者,惠农网8年来深度见证参与了国家推动减贫、脱贫的过程,并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总结自身脱贫攻坚经验,创新提出乡村振兴“惠农模式”,即从科技兴农、产业兴农、人才兴农三个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乡村振兴的增长极,激活数字农村的强大生命力。

像惠农网这样的民营企业还有很多,都在脱贫攻坚的舞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在今年7月召开的首期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培训交流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所说的那样:“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应切实担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努力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生力军’、积极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大舞台’、全力打造推动乡村振兴的‘好品牌’。”社会力量被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