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的离去 为何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2021-12-2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报记者 | 郭丁源

从龙江之滨到洞庭湖畔,从齐鲁大地到天府之国,大江南北,处处一派丰收景象。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作为农业的“压舱石”,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意义重大。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一直备受世界的关注。为粮食增产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则是真正为这个世界担当的人,这个世界会永远记住他。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位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的老人,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7个年头。他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安全相关的事。当中国人都把饭碗端牢的时候,这位老人家安心地走了!

不断进取的一生

水稻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农作物。至今,它养育着26亿人的生命。全世界有122个国家和地区种植水稻:播种面积约为1.5亿公顷。而袁隆平老人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实习农场的稻田中,发现了一颗植株高大、谷粒饱满的水稻。然而当他种下收获的稻种,新长出的水稻却高矮不一。

失望之余,袁隆平意识到:“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这一定是个天然杂交种!”水稻是雌雄同蕊的,如果人工去除雄蕊,授以另一品种的花粉,就能实现杂交,但这种方式难以量产。想要大量生产杂种,更有效的方式是培育一种雄性不育的水稻,和其他品种混种,从而实现杂交。

随后几年里,袁隆平就在田间地头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并于1966年将研究成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科院《科学通报》上。

接下来的数年,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突飞猛进。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发现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野败”;1972年,江西萍乡农业局的颜龙安利用“野败”,成功育出不育系“珍汕97A”及同型保持系;1973年,广西农学院的张先程在东南亚水稻品种中找到结实率90%以上的强恢复系IR24,标志着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袁隆平育成的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80年,福建三明农科所的谢华安培育出新一代强恢复系“明恢63”,并通过与“珍汕97A”配套,得到了抗稻瘟病的新一代杂交水稻“汕优63”;1986~2001年,“汕优63”一直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单年最大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追求是一个科学家的目标。袁隆平在杂交水稻取得巨大成功后,并没有放慢继续攀登的脚步,而是把目标定在了更高的高度。2000年,实现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2017年,1100公斤。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2004年,袁隆平先后被授予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奖。沃尔夫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袁隆平教授之所以获得2004年沃尔夫奖,是因为他在水稻方面的革新成就大大提高了世界粮食的产量。在袁隆平教授的革新之下,世界的水稻产量提高了20%,中国的水稻产量提高了50%。”

多年来,有关杂交水稻的争议不时出现,袁隆平的应对方法永远只有一条:下田实践。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颁奖词这样描述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进京参加颁授仪式之前,袁隆平先是下田跟超级稻告别。回去后的第一件事,还是下田。

老人的三个梦想

袁隆平曾有三个与水稻相关的梦想:一是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二是让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解决人类饥荒作出贡献;三是希望在我国的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

2021年5月9日,三亚早造水稻测产取得亩产1004.83公斤的成绩,这是袁隆平团队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首获丰收。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而中国的杂交水稻,早已走出了国门。在袁隆平和一大批中国科研人员的前赴后继下,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2020年,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块各1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专家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袁老的三个梦想均超额完成。资料显示,我国的粮食生产,按品种来分主要有谷物、大豆、薯类三种。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类。这三个谷物分别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1.17%、20.06%、39.91%。作为中国三大传统主粮之一的玉米,自从2012年超过稻谷晋升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后,产量持续增加,直接带动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丰产。2021年,占全国粮食产量近40%、占全国粮食增产量89.1%的玉米,是中国粮食生产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粮食安全且丰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今年粮食再创新高,表明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时,也表明我国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初步建成和完善,符合我国粮食生产实际。这还说明,我国农业常态化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措施积极有效,积累的经验对我们以后应对类似的公共事件有借鉴意义。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粮价日趋高企,在创近10年来新高的情况下,我国却保持粮丰价稳。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以及多项惠农政策密集出台所发挥的作用。

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袁隆平最看不得人浪费粮食,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在袁隆平看来,粮食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因而,在不同时期,在各个场合,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他曾以一位长期工作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工作者名义,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二是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三是切实保证一定规模的粮食播种面积。四是切实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020年,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1300万公顷,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产量大概是我国本土水稻总产量的58%。如此大规模的杂交水稻,除了部分用于上市,更多是用来充当战略储备粮。在袁老等人的努力下,如今,我国的主粮自给率达到98%,基本能处在粮食安全保障的平衡点,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我国水稻、小麦、杂粮的种子实现自主选育,而且达到国际优秀水平。

但在玉米、大豆等品种上,我国虽然有自主选育的种子,但水平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而在西兰花、胡萝卜、白羽肉鸡等品种上,则完全依赖于进口。

袁老去世后,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在表达沉痛哀悼时表示:将传承袁老精神,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在稳定宏观经济预期方面要大力补短板,重点抓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在粮食安全方面,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坚持并落实好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

袁老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老走了。更多的人在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