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9 中国发展网
七年多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把脉定向。
如今,一个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已基本形成。一方面,北京的“大城市病”得到有效缓解,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另一方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协同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围绕产业联动发展,三地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带动津冀传统行业改造升级。
交通上:七年多来,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际、京承高铁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津兴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协同发展有了坚强“骨骼系统”。
生态上: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已下降超过50%。
产业上:北京中关村企业已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过9100家,北京在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600亿元。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6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万个。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金隅·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产业园、京能集团鑫华源智能停车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协作进入快速融合通道。
雄安新区悦容公园北苑内的景色(9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200多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高峰时有20多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到今年底启动区城市框架将初步显现……
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共1.2万人搬入副中心办公,运河商务区已注册企业1.4万余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集聚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这片区域,组团发展更为成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有利于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实现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3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把握历史机遇,牢牢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相互赋能提速,强化优势对接,努力实现“1+1+1+1>4”。
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示范区聚焦集中化、集成化、高强度的改革试验,在去年推出首批32项制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41项制度创新成果。一些制度经验已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推广复制、开花结果。
开通区域首条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成立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建立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破除壁垒,深度融合,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加快形成。越来越多国家战略在长三角落地、叠加、集成。长三角正在成为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和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重要平台。
11月4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手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长三角地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的24.1%提高到今年前三季度的24.5%,对全国经济贡献率持续提高;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已推出两批八大类73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推进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成效显著,数字经济新优势正在为加快动力转换提供重要牵引;以率先突破、集中落实、系统集成为重点的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对外开放加快推进。
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踏上新征程,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