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如何更有效地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

2021-12-3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报记者 | 王晓涛

年终岁末,《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碳达峰碳中和”赫然在列。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正如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所说,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决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

站在新起点明所从来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年度热词顺理成章。

不过,这并非“碳”字第一次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年度十大流行语。记者发现,早在2009年,“低碳”一词就曾入选《咬文嚼字》公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语。那一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低碳”浪潮。

在查阅有关碳排放的资料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1978年,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达到了最高点。那一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之年。时间上的巧合,耐人寻味。

有关数据显示,1978~2018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在40年间呈现“断崖式”下降,这无疑与中国的坚持不懈努力密不可分。不过,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一直到2013年左右,中国的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从15%升至28%。原世界第一排放大国美国,2005年碳排放达到峰值57亿吨。欧洲制造业大国德国的碳排放于1979年达到峰值11亿吨,欧洲的碳排放也于1979年达到峰值34.4亿吨。

如今,早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碳达峰”,碳排放均处于下行通道。而正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发展的新兴经济体,“碳排放”则与日俱增。有效控制碳排放增量固然重要,但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更应为其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排放负责。今天发达国家的人口虽然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0%,但排放量却占到了全球的52%,人均排放量远高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发达国家理应为减排担负更多责任。

基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承担”原则,截至2021年初,已有127个国家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其中也包括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关键

今年10月中下旬,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集中组织开工了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近3000万千瓦,这拉开了我国第一批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项目开工的序幕。

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是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重要举措,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雄心与决心。

今年5月28日,在某碳中和论坛上,线上参会的杜祥琬院士直言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五大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偏重,高耗能产业比重太高;二是能源“偏煤”;三是效率偏低;四是发展方式和能源体系惯性大,路径依赖严重;五是我国发展处于历史节点,迫切需要补短板,转型不力将导致落后和低效投资。其中,前3个所指的分别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节能提效问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重要的就是节能提效。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是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2.7倍。如果1.3变成1.0,生产同样多的GDP就能少用30%的能源,这意味着每年可以少用十几亿吨标准煤。

对比中美两国的三大产业,2018年,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GDP总量的80.6%,而我国为52.16%。从产业结构看,多数实现碳达峰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65%以上,美国更是接近80%,其主导产业大多以高端加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所以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

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的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2018年,钢铁和煤炭分别压减淘汰落后产能1.5亿吨和8.1亿吨,煤电淘汰关停落后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均提前完成“十三五”的去产能目标。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专项检查,督促各地压减拟上马的“两高”项目350多个,减少新增用能需求2.7亿吨标准煤,取得初步成效。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和石油占比约80%,二者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近年来,能源行业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发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9.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到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另一方面,利用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29.5%,较2012年增长9.5个百分点,有效支撑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9%,如期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5%”的庄严承诺。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明显放缓。2005~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速约为8%,2011~2015年下降至3%,2016~2019年进一步下降至约1.9%。同时,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从2005年的2.9吨/万元逐步下降到2019年的1吨/万元,降幅约60%。这些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8月17日,根据上半年各地能源消费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对9个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省份发出一级预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对8个省份发出一级预警。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十三五”期间在全国推行的绿色发展举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杜祥琬院士看来,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有望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够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并及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制定会拉动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

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中国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1年11月10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2344.04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全国低碳日”设立于2013年,今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其所倡导的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在碳达峰碳中和这场大考中,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言出必行,正在用行动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力量”,庄重书写自己的历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