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CPI、PPI走势总体平稳,基本符合预期

2021-04-2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张洽棠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季度以及3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下降0.5%。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下降0.5%。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相关专家表示,一季度CPI同比持平,一季度PPI同比上涨,走势总体平稳,基本符合预期。

CPI同比持平  预计全年“前低后稳”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城市下降0.1%,农村持平。其中,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环比下降0.5%。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6%,衣着下降0.2%,居住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1.4%,教育文化娱乐上涨0.3%,医疗保健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下降1.1%。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鲜菜价格上涨4.8%;猪肉价格下降12.5%,其中3月份下降18.4%,降幅比2月份扩大3.5个百分点。一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持平。

对于一季度CPI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从今年一季度总体的物价运行情况看,物价运行比较稳定,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当月,CPI从2月份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从总体上来讲,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和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当月上涨0.4%,比较温和。从结构上看,推动CPI转正的主要因素在于非食品价格中的汽柴油价格的上涨。3月份当月,汽油和柴油价格都同比上涨了约12%,在这两个能源产品的拉动下,CPI当月的涨幅转正,呈现0.4%的上涨。从更多商品类别来看,包括食品在内的价格上涨均比较温和,甚至是下降的。食品价格3月份当月同比下降了0.7%,大众比较关注的猪肉价格下降了18.4%。”

对于3月份CPI走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形势组研究员郭丽岩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工业消费品价格对CPI环比走势有一定推升作用,主要是国际油价上涨带动国内汽油、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1.9%和12.8%。服务价格环比有涨有跌、总体持平,其中飞机票价环比上涨6.4%,旅行社收费环比下降4.8%,其他服务价格涨跌幅普遍在1%以下。值得注意的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已经回到正增长区间,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居民消费保持良好恢复势头。

对于CPI变化,郭丽岩表示,3月份CPI同比由负转正,小幅上涨0.4%。环比由涨转跌,降幅为0.5%,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明显回落,鲜菜、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下降14.5%和10.9%,其他肉类、水产品、蛋、果等价格环比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刘爱华从具体类别进行分析,“首先是工业消费品的价格,3月份同比上涨1%,在工业消费品领域,工业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能力比较充足,宏观调控手段比较有效有力,从供需基本面看,工业消费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其次从食品价格看,猪肉价格已经连续几个月同比下降。目前,在各地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的作用下,生猪产能得到了显著恢复。另外,粮食价格近期较为稳定。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冬小麦苗情略好于往年水平,从这方面来看,粮食安全有保障。所以,不管是从猪肉价格还是从粮食价格来看,CPI上涨的压力不大。除此之外,从服务价格看,目前服务业稳步恢复,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处于恢复期,所以服务业价格随着后期供给需求的逐步恢复,可能会呈现温和上涨的态势。”

从后期走势看,郭丽岩表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国内产业循环、市场循环、供求循环在明显加快,有利于物价平稳运行的因素不断增多增强。其中,食品和服务在CPI中占比高,且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粮食供应充裕,蔬菜、水果价格将呈现季节性变化,猪肉价格随着生猪生产恢复逐渐回归正常水平,这些都是CPI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同时,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供给充裕,市场竞争充分,价格有望保持基本平稳。预计今年CPI将呈现“前低后稳”的走势,全年物价调控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刘爱华表示,不管是工业消费品价格,还是食品价格、服务价格这三个维度,全年CPI有望保持在一个温和的区间。

PPI恢复性上涨  预计全年“两头低、中间高”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4.4%,涨幅比2月份扩大2.7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6%。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5.2%,涨幅比2月份扩大2.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8%。

从较长周期看,全国PPI走出了此前一段的下跌期,今年一季度以来呈恢复性上涨态势。3月份,PPI同比上涨4.4%,环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均有所扩大。郭丽岩表示,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输入性因素、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低等技术性因素以及春季新开工等季节性因素叠加影响,石油石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势明显。

刘爱华表示,近期,在全球流动性宽松、市场需求有所复苏、供给短期较短缺等各种因素推动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从相关国际组织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国际能源平均价格环比上涨35.3%,非能源价格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1.8%,涨幅达到了近年来的相对高位。

对于3月份全国PPI同比4.4%的涨幅,刘爱华表示,从我国近期的价格走势来看,部分原材料价格呈现了上涨态势。“在之前接近一年半持续下降后,今年1月份改变了这种趋势。PPI在1、2、3月份同比都是上涨的,其中1月份上涨0.3%,2月份上涨1.7%,3月份上涨4.4%。”刘爱华表示,3月份推动PPI上涨4.4%的主要因素是石油相关的产业和金属相关的产业。其中,石油相关的产业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11.1%,金属相关行业上涨了17.6%。从总体上来讲,属于结构性上涨,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资料3月份同比上涨了5.8%。生活资料价格方面比较平稳,当月同比上涨0.1%。

刘爱华表示,现在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会从贸易投资各方面不同的渠道对国内一些行业的价格造成影响。但是,从目前PPI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来看,主要影响某些上游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影响不明显。“判断全年价格走势,供需关系是决定价格最根本的要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经济恢复的大势下,供给的质量和能力都在逐步改善。”刘爱华分析,从需求来看,目前仍然处于恢复过程中。从这些方面来看,国内上游产品的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展望后期,郭丽岩认为,随着价格信号引导作用释放,主要生产资料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上下游供需会进一步匹配,工业生产领域的稳价因素将明显增多,总体判断,此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阶段性的,预计我国全年PPI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下半年将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