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健康意识的全民觉醒

2022-03-08 中国发展网

本报记者  公欣

一场疫情,让人们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伟大,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生命、健康这些重大的人生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也曾表示,疫情使得全社会对疾病与健康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加速和提高了全民大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有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意识,一些为健康而养成的习惯,人人都受益,人人都有责。如,我们平时所称的疫情‘三大件’——戴口罩、常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实际上并没有带来什么不方便,也不止对疫情防控有效果,这些习惯如果固化下来,对于预防其他传染病也有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温秀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健康意识的全民觉醒,大概是疫情之下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拥有健康才拥有了一切”,疫情让身为“95”后的小孙早早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两年他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管住嘴,迈开腿”。“以前觉得生病、死亡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疫情防控期间,看着国内国际感染人数每天跳动的数字,自己也是深受警醒,健康观也有了质的变化。现在的我,奶茶基本上不喝了,麻辣烫也吃得少了,每周定期健身。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现在成为我身边很多朋友的头等大事。”小孙告诉本报记者。

实际,除了我国公众健康观的改变和提升,疫情之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互联网+医疗”亟待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需扩大应用……一系列问题的凸显,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体系建设提供了契机。

正所谓,“健康靠自己,小病找村医,大病上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看病就医的第一道防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着眼推动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使群众就近得到更好医疗服务。在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看来,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重要在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配套设备改善软硬件,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能力和改善基层医疗人才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全面推动“互联网+医疗”,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可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等级医院水平的诊疗服务,对于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耿福能建议,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允许以机构为主体加入覆盖面广、质控要求严、专家资源多的互联网医院平台,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互联网医院的落地诊所,长期帮扶,通过平台对该机构服务的群众进行在线健康管理服务。他告诉本报记者,应该建立政策,明确鼓励、扶持在县级以下地区或偏远地区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机构。

“医防融合”一直是我国深化医疗改革的一条重要线索,疫情加快了“医防融合”体系建设,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对此,温秀玲告诉本报记者,我国医防融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医务人员医防融合意识不强。她认为,应尽快建立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开展医防融合服务,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医防融合真正落地。

在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发挥着日益显著的赋能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加快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影像检查结果质控,保障不同医疗机构的影像检查结果质量和可复用性。具体而言,建议针对影像检查结果互认,设立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检查结果质控的标准体系,加快推动检查结果互认落地。

也许,随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医疗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那些曾被疫情打破的热闹和美好,那些暂时被疫情影响的幸福和健康,会在不久后的未来,回归、弥补、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