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中国发展网
本报记者 公欣
从“精致穷”到精打细算,悄然之间,人们的消费观开始改变;从冲动消费到理性务实,疫情之下,Z世代(新时代人群, 泛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一代人)开始更加有规划有节制地花钱。消费者——这个我们自出生之后就摆脱不掉的身份,一直都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的生活,也随着消费观的不断更新和消费市场的种种变革,被深深地打上属于消费时代的“烙印”。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诚然,无论世界如何变迁,无论观念如何迭代,消费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作用和永恒价值不会改变。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好彩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稳定、提升服务消费意义重大,要重塑民众消费信心,更要提振民众消费热情。”
“让促销来得更猛烈些吧!”以往每逢节日档口,微博上不少网民的留言恰恰折射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但是,近两年疫情确实导致了需求收缩的压力,致使很多消费领域呈现较为低迷的状态。不过,在何敏看来,疫情短期内对我国服务消费产生了冲击,但消费增长这一发展趋势不会改变。疫情期间线上消费的扩展也将影响到疫情后的消费习惯,推动生活服务业尤其是餐饮和零售的线上化率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去年以来,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一系列扩大消费的举措效果持续显现,居民消费呈现稳步恢复、稳中提质的运行特征。3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列出的一组数据,足以佐证疫情期间我国政府在促消费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个百分点,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
消费是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那么未来,促消费又将如何发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近日撰文称,预计2022年消费将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有望持续恢复。国内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收入与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同步,将为消费稳中求进提供坚实保障。
要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就要适应消费升级的方向。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看来,要跟上近几年绿色、智能、健康、便捷的消费理念,加强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堵点、痛点,畅通消费链条。
何敏建议,要在推动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复产的同时提振服务消费,精准施策,着力破除制约疫情后居民服务消费回补的障碍性因素;顺应服务消费发展趋势,营造便利居民服务消费的环境;加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
“3.8女神节到了,线上又是一波大优惠,买件衣服犒劳一下自己吧!”“每年的双11不容错过,购物车里的东西一定要买下来!”“京东618年中大促,生活用品也太划算了,买些必需品吧!”……想必很多人和记者一样,都是网购大军中的一员。最新数据也显示,过去一年,线上消费逆势上扬,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1%,成为消费领域呈现出的新热点新亮点。毋庸置疑,线上消费具有极大的可挖掘空间和发展潜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胡祖才表示,将更好顺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积极发展线上消费,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数字文化、智能体育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据悉,商务部今年也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如消博会、汽车嘉年华、家居消费季等,以期稳住重点商品的消费。
如果说活在消费世界里的我们,“买买买”已经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就让我们对消费——这辆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给予更多的关切,进行更客观和理性的研判和思考。同时,养成理智清醒的消费习惯和积极正向的消费观,也是消费时代需要我们去不断努力和达成的方向。
终究,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何花钱,我们自己说了算;但如何让我们更好更合理地花钱,却是促进消费最终极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