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擦亮“双碳”最美底色

2022-03-11 中国发展网

本报前方记者   公欣

绿色,代表希望与生机,蕴含动能与活力。

对于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和世界而言,“绿色发展”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命运”。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言,“我们都意识到,绿色时代已经到来了。”

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此后,各行各业开启了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十四五”时期作为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和窗口期,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2022年,“十四五”持续迈向绿色发展的第二年,在这一年,碳达峰碳中和依然是经常被公众提起的高频词。想必在这一年,蕴藏着巨大机遇和变革的绿色转型发展依然会“愈演愈烈”。

看绿色能源——

在“双碳”目标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认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处于“换挡提速”关键期,建议加强指导和监督力度,促进有关产业规划和政策的落地落实,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建议出台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制定更明确的装机和进度目标;督促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加强执行情况检查。”郑月明表示。

“‘双碳’的提出,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正面导向作用,也将促使整个行业认清当下的一些发展问题和难点,从而在尊重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气象新格局。”张传卫告诉本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建立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农村新能源供应体系,是加快农业农村电气化、现代化步伐的重要保障。张传卫认为,通过风光储一体化的开发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协同融合规划,清洁能源将成为三农经济新的动能和新的增长点。而且无论结构还是布局,未来乡村的能源都应该立足清洁低碳。

看绿色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含“绿”量的不断提升,不少绿色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等也给予了明确要求。

建筑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全过程碳排放量巨大、全社会占比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周勇建议,制定行业绿色低碳策划的目标路线,明确绿色低碳建造最终产品的总体性能及主要指标,在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制定绿色低碳建造控制要点和量化指标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吕亮功表示,加强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加强氢能交通应用的产业政策支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示范区域协同合作。

汽车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的主力军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认为,汽车业助力落实“双碳”目标,不仅要继续扩大新能源产品的普及,还要在生产端和使用端共同发力,推动全产业链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看绿色生活——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公众普遍接纳和遵从的主流生活方式。出门坐地铁公交,低碳;吃饭要光盘不浪费,节约;买家电要认清能效标识,节能。从小处开始,从点滴做起,绿色生活,人人都在践行。

而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的提案建议也与“绿色生活”密不可分。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在关于进一步优化规范餐厨垃圾处理的建议中提出,聚焦制止餐饮浪费,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节俭型餐饮文化氛围,从源头上减少餐厨垃圾总量。

又如,郑月明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洗涤用品浓缩化发展,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浓缩洗涤产品。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强制性规范,加快推进洗涤用品包装减量化治理,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门槛,强化产品生产、仓储、运输等环节的环保管理等。

绿色发展,方兴未艾 ;实现“双碳”,在乎你我;向“绿”而行,前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