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扩大内需

2022-03-0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郭丁源

2022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经济政策备受各界关注。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一表述与前几年“复杂严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表述相比是非常清晰、精准的,可谓直指要害。

压力之下,今年我国经济如何保持住良好的发展势头?面对风险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也要正视问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人勤春来早,奋蹄赶秋实。改革开放使中国从过去的封闭型经济转向了开放型经济,回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供需改革的演进,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起,重点放在供给侧改革,包括土地改革、国企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1992年起,则转向了需求侧改革,提出了包括“宏观调控”、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政策;2015年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受到重视,提出并完善了“三去一降一补”等具体目标,成效显著。如果说经济发展新常态,过去主要表现在供给侧的话,现在同时表现在供需两侧。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我国也需要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提出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同时,仍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并在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后,将“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确定为第一大任务,这就明确地界定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的基本关系。一言以蔽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来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手段,扩大内需是目的,内需的扩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

我国有扩大内需的潜力吗?答案不言而喻,我国扩大内需有深刻的现实基础——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购买力,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已成为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深入挖掘中国下沉市场潜力,促进中国市场的整合;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了中国经济的有效需求。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宏观政策审时度势、精准发力。

在改革创新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广泛共识。以即将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品牌日活动为例,随着“品牌引领”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中国品牌日”已经成为中国品牌标志性的节日,是中国自主品牌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我国自主品牌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认可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需要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因而品牌消费潜力巨大。

时间和数字,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5%……2021中国经济年报,厚实的民生账本向世界进一步彰显出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潜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整行装再出发。2022年,我们仍将面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多重考验。因此,应当进一步健全完善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体制机制,让市场销售规模持续扩大,让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升级,让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显现,让经济内外循环更加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