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中国发展网
□ 崔立勇
全国两会是每年的民生政策透视窗和集中讨论场。
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政府工作的初衷和归宿。扩大经济总量是为了给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发展经济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民生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民生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民生是举国之力的大事,也是每个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方方面面大事小情组合而成的民生,维系着万千家庭的日常生活,牵动着百姓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想知道——过去和未来,我能够享受到什么样的民生?
如果我是一名云南曲靖会泽县的农民,我的孩子告别了老旧的危房、崎岖的山路,跟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3000多名同学一起,到刚刚建好的县城公立小学上学,如今不但“有学上”,老师说还要“上好学”。
如果我是一名河北邯郸的居民,尽管生活并不宽裕,但却有机会每月缴不到150元,住进市区40多平方米的廉租房,再也不用四处奔波找房子。今年全市还将筹建2000多套保障性租赁住房,4000多位像我这样的人就要圆上安居梦。
如果我是一名来上海工作的公司职员,过去在医院门诊看病,自己先垫付医药费,再将单据带回社保地徐州报销。如今有了长三角异地就医结算网络,我在上海直接用医保卡实时结算。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细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七个“有所”基本覆盖了人从幼到老各个阶段最重要的民生。
事实上,我国的民生改善有着愈发清晰的目标和步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传递了多个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数字——2021年,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额度增加4000元,惠及500多万在校生;2022年,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涉及22项指标,除了15项预期性指标,还有7项必须实现的约束性指标,例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将从2020年的38%增长到2025年的55%”。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的《国家标准2021》包括9个方面、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每个项目均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牵头负责单位等。正是规划中“承诺必达”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清清楚楚兜住兜牢了基本民生底线。“为辖区内的常住0岁~6岁儿童提供13次免费健康检查”,有了这样的“规定动作”,民众便可“坐享其成”。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实在管用的硬举措背后是大量的投入。我国正努力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有底气、有能力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随着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中国开始更精准、更高效地提供民生服务。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我国正在努力缩小区域、城乡、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领域,新增教育投入更多用于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民同招”,通过集团化办学、教师轮岗等方式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医疗领域,不断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个人无论身份如何身在哪里,都将获得越来越均等的民生。
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民生政策的一小步,对于个人而言可能解决了天大的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生养病老……大事抓具体,小事具体抓,当我们不断听到代表委员有关“一个人”的建言献策,民生就变得清晰、生动和温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