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春天的盛会 谋划共富的未来

2022-03-1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突出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图为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三合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书吧。新华社

近年来,浙江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民增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突出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良好基础。图为浙江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三合片区党群服务中心书吧。新华社

本报前方记者 | 安宁

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国两会如约而至,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委员们带着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未来。随着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站在新起点,这届两会释放出的声音更显重磅。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质量做大“蛋糕”

“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悬崖村”时曾这样说。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见到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他对“悬崖村”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益西达瓦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如今村里发展起了旅游,日子越来越好。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这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出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实际上,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距离高收入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这意味着,目前,经济发展仍需得到首要关注。

发展路上,最艰巨的任务在乡村。来自农村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副镇长、先锋村第一书记聂永平,亲身感受到现代高效农业引领农民致富的力量。带着脚下的泥土和心中的真情,他建议,发展高效农业,引进农业项目,与科研院所对接,提档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知名度,真正实现农民共同致富。

先富起来的企业家也积极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金马凯旋集团董事长肖凯旋表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高效率地创造财富。高效率地创造财富,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推动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水平的需求,积聚更广泛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谢伏瞻说。

对于如何做大“蛋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最重要的是帮助低收入阶层提升自身人力资本,提升他们做大“蛋糕”的能力。同时,还要强调机会均等,为他们做大“蛋糕”创造条件。

“这部分人能力提升了,就能尽可能地增加他们就业的机会,让他们去做大‘蛋糕’。同时,他们做‘蛋糕’的能力增加了,最后分‘蛋糕’的时候自然也就分得多。”刘世锦说。

更公平分好“蛋糕”

共同富裕,由“共同”和“富裕”两个关键词组成。如果说“富裕”是把“蛋糕”做大,那“共同”则强调把“蛋糕”分好。在谈及分配问题时,记者注意到,不少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公平。

“相对而言,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较之结果公平更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绝对平均主义短时间内可以拉平收入差距,但其结果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因而不可持续。

高培勇强调,在个人能力禀赋存在差异的现实社会中,绝对平均主义就是典型的平等但不公平现象,因为它抹杀了个体差异。只有在初次分配中体现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在再分配过程中体现结果公平,同时遵循公平原则实施三次分配,才可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保有对创新和勤劳的激励作用,这样才能走向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讨论共同富裕时,三次分配一直是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在脱贫攻坚战中,社会各方的慈善捐赠投入达1700多亿元,占国家总投入的1/10左右。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表示,在第三次分配过程中,绝不能搞道德绑架式的“逼捐”“劫富济贫”,而要大力倡导和引领自觉自愿的奉献。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则表示,可以通过一些比较合适的税收等来鼓励部分极高收入群体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进行第三次分配。

记者注意到,在大量讨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声音外,本届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引入了“零次分配”的概念。

“零次分配”,即在进入生产之前,各要素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白重恩注意到,在初次分配中,谁拥有什么要素会影响到分配的结果,他认为,引入“零次分配”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将有显著的推动。

白重恩进一步举例解释,比如,劳动力要素方面,教育水平、身份差异都会导致市场主体在人力资本上存在差异,教育公平会让大家未来获得收入的机会相对公平,而教育取决于公共政策,可以通过“零次分配”更加普惠、更加公平地将教育资源分配到不同的人群。而资本要素的“零次分配”则要求金融体系做一些改革,平衡各群体获得资本的机会。

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3月6日,在一场联组会中,一位委员谈到了共同富裕话题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表示“共同富裕既要求物质方面的,也要求精神方面的”。听到此处,习近平总书记说,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还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两会前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其中要求,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号文件首次关注乡村农耕农趣农味活动。

用脚步丈量湖北206个传统村落的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龚胜生认为,村史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应梳理好当地的村史、村情,帮助村庄“讲好故事”。

与此同时,不少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都提起,很多地方文化活动难以让群众产生共鸣,导致群众参与感不强。在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看来,解决之道在于鼓励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唱主角。他以五四村为例介绍说,村里近年来大力建设的文化礼堂,成为村史展览、政策宣讲的窗口和“村歌会”“村晚”等文化活动的舞台,得到村民的热情支持。

实际上,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文化礼堂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文化地标”,到今年底将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的全覆盖。

无独有偶,赴京参会前,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关注到一则消息——浙江印发《关于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的及时出台,为浙江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精神文明高地提供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张明华表示,更关键的是要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浙江有礼”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

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王滨梅是一名从业30余年的文化工作者。在她看来,推动精神富有,更需注重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艺作品既要保证本身的艺术表现,也应兼顾新时代审美需求,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成为既有高度又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