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

社会司: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加快建设人民美好生活

2022-02-07 中国发展网

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民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坚决落实人民至上,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之中谋新篇布新局,推动教育、卫生、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全民健身、社会服务等各领域民生指标持续向好,确保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实现“十四五”社会领域良好开局。

社会政策托底更加稳固,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出台实施,明确9个领域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对象、内容、标准,推动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社会兜底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现城乡统筹,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县(市、区、旗)全覆盖,22个省(区、市)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惠及1189.5万困难残疾人和1489.8万重度残疾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地区113个县级医院实现提标扩能,26.9万脱贫不稳定户残疾人、24.4万边缘易致贫户残疾人、11.5万突发严重困难户残疾人纳入国家监测人口和帮扶范围。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环境持续优化。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开展100个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全面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

民生发展短板加快补齐,普惠性基础性供给有效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超过80%,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超过85%,农村地区、脱贫地区、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普惠性资源持续扩充。城乡教育实现一体化发展。乡村教育基本办学条件薄弱环节全面改善,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1%。产前诊断能力大幅提升。19个省级和40个人口大市妇幼机构空间狭小、装备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有效增强。72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450个县级医院救治能力项目落地见效,23个省级、98个人口大市和一批脱贫地区县级疾控中心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截至2021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7.2%,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一老一小”服务供给重点增加。2021年全国范围内支持建设17万张养老床位和6万个示范性托位,中央投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社会领域改革破题深入,立足全局推进资源均衡共享。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提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一揽子支持举措。《“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编制出台,首次将覆盖面更广、服务内容更丰富、需求层次更高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同步纳入规划范围,涵盖7项约束性指标和15项预期性指标。高等教育迈向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序扩大,26个试点项目加快建设,新增31家输出医院,13个中西部地区被纳入建设范围,促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推开,以城市为单位明确发展目标、保障机制和扶持政策,推动养老托育体系一体规划、一体实施。

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升级,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行业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整体性体系化解决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标准不高等问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丰富。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4205亿元,同期增长21.8%;全国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服务人次3.2亿,同比增长57.9%。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短板一揽子补齐。2021年,全国建成通景道路1.4万公里、景区停车位48万个、旅游厕所6000个,1万个景区停车位加装充电设施。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截至2021年底,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户外运动、健身休闲、智能体育等体育消费逆势增长。家政培训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国100万以上人口城市实现家政服务实训能力全覆盖,社区家政服务网点超过3.3万个,32个重点推进城市以及175家领跑企业、104个领跑社区和68个领跑学校在家政服务各方面先行先试。

民生稳,社会稳。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做好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新的一年,社会发展工作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瞄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一是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出实招见实效。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强重点领域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加快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更多患者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

二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出实招见实效。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促进业态发展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推动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加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体育公园建设。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引导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三是围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出实招见实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可及,不断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明确底线标准并实现动态调整。做好社会服务兜底保障,加强对困境儿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关爱保护。增强“一老一小”服务能力,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百姓心为心,是民生事业不竭的力量和源泉。社会发展工作直接关乎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把握民生新需求、顺应群众新期待,扎实解决好全局事关键事民心事,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的更高水平,切实把人民至上贯穿到社会发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 社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