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则国健康 国人强壮则国强壮

2022-08-08 中国发展网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程 晖

“‘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课题成果现在已经初步形成,我们公开对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是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强在8月7日上午举行的全民健身“一起动起来”活动暨“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课题研讨会上致辞中宣布的消息。围绕最新出炉的“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与会嘉宾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全面评价健身活力,推动国民健康发展

研讨会上,“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课题组负责人孙峰简略介绍了“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的出台历程——2022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研讨会,提出了课题要求;2022年4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社会领域重大课题委托研究承研单位,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正式承接《全民健身活力指数评价研究》课题;2022年6月30日,全民健身活力大数据平台架构完成;2022年7月1日,举办第四次专家研讨会,形成征求意见稿……

据孙峰介绍,“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数和22个二级指数。分别为:全民参与指数,包括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政府组织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体育媒体活跃度、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体育App使用情况、活跃体育机构影响力等6个二级指数;政府服务指数,包括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年度全民健身人均财政经费、群众健身体育支出与体育总支出比、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每10万人全民健身场地数量、体育公园数量、政府主导的体育数据平台等8个二级指标;活力提升指数,包括体育消费活跃度、全民健身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数量、获得省级及以上赛事奖牌数量、城市开放空间绿色化水平等4个二级指标;健康评价指数,包括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率、城市近视关注度、肥胖比例、心理健康关注度等4个二级指标。

课题专家组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宏新表示,“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以深度调研为基础,课题组大量研究了国内国外、国家地区等各个层面、各个维度的政策研究文件,以及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这体现出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二是为了提高指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不增加地方摊派任务,课题组大量使用了地方政府公开发布的数据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公开性。三是课题组通过联通、京东、中科院等众多数据渠道获得了大量实时信息数据,大幅度提高了本指标体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也是本次指数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王宏新说。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杨禹对“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首先,该指标体系具有贴近性,涉及全民健身的各个方面。其次,该指标体系很有创新性。课题组借鉴英国伦敦、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国际城市已有的指标体系,又基于我国特色进行了创新,是一个极具独创性的指标体系。再次,该指标体系具有动态性。“‘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不光是一个相对较长周期的结果评价,更是一个实时的推动整个全民健身发展的动态评价。”杨禹说。

四大原则彰显科学性与前瞻性

王宏新还特别介绍了课题组在编制“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过程中主要遵循的四个原则:

一是覆盖全民公益导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属性,服务对象是全体人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要健全促进全民健身的制度性举措,扩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服务供给,提高参与度,增强可及性。因此,课题组在构建一级指标过程中,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基石,围绕‘人口数、赛事数、满意度’设立了支撑指标。”王宏新说。

二是科学布局统筹城乡。“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区域不均衡,需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匹配资源,引导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向边远薄弱地区倾斜,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城乡协调发展。”王宏新表示,为此,课题组在构建城市分析报告时严格考量了中国城市间的发展差距,综合各种因素对城市进行排名,尽量提升城市数据间的可比性。

三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王宏新介绍说,课题组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团队,通过采集卫星遥感和互联网地图数据,识别城市公园、广场、滨水地区等主要开敞空间,测算其周边遥感植被覆盖水平和街景绿视率水平,直接反映大众健身及户外运动使用者所感受到的绿色化程度。“这也是本次课题的一大创新。”

四是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全民健身既有事业属性也有产业属性,各地政府在全民健身中有着显著引领作用。因此,课题组在一级指标中提出了公共服务指标,并围绕场地情况、指导情况、支撑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指标构建。一方面统计区域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体育社会指导员情况、体育场地数量等情况;另一方面结合大数据统计区域内体育消费数据、用户画像、运动偏好等信息,助力地方政府对未来体育产业发展进行规划。

继续完善,将政策推动进行到底

“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正式公开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那下一步又将如何走?王宏新谈到课题组谋划下一阶段工作的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进行实地考察。王宏新表示,在接下来的3个月,课题组计划开展城市的走访考察,与地方的城市体育、健康主管部门进行对接,协助地方接入全民健身大数据平台,提高“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的应用覆盖程度。

第二个方向,关注重点区域,广泛发放征求意见函。课题组将重点关注冰雪丝路带地区、“三纵四横”地区,以及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沿线城市等重要区域的城市,来扩大“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的社会覆盖性。

第三个方向,对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王宏新指出,在“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构建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一些指标,比如“体育特色学校占比”“体育教师数量占比”等多个价值较高的指标,在下一个阶段课题组将会在各地走访考察中协调相关部门,在不摊派任务,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逐步收集缺失信息,完善指标体系。又如,“全民健身活力城市”指数指标体系现阶段所采用健康提升类指标除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率以外,包含肥胖、近视、心理健康三方面衡量指标,在下阶段课题专家组和课题组将进一步扩大参考范围,考虑增加包括城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状况、吸烟状况、重大疾病率状况等,同时结合城市活跃度对比健康指标整体情况,以便确认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的大小,完善指标体系。

“除此以外,我们将以年为单位考察每个指标的科学性与解释力度。”王宏新表示,随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实,“十五分钟健身圈覆盖率”“国有体育平台构建情况”“国际交流情况等指标”等将逐渐失去解释力度,届时课题组将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动态优化指标体系,新增纳入相关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