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的分量——生态文明建设逐“绿”而行

2023-03-06 中国发展网

本报见习记者 甄敬怡

万里河山,春风浩荡,生机盎然。在日渐浓厚的绿意中,2023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书写着又一年“春天的答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之一。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站在新的起点上,绿色转型有何新意、改革向何处突破,都值得关注和期待。

与时俱进打牢制度根基

近日,山水林田湖草沙“户口本”首次亮相——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首批重点区域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任务。十年磨一剑,这项重大改革任务终于打通“最后一公里”。

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田文彪介绍,首批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完成登簿,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不仅实现了我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落地见效”,也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了产权支撑,有利于厘清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解决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权益不落实等问题。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落地,是十年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持续完善的一个缩影。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同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为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并作出总体部署,擘画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此后,数项改革方案相继得到落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巍然矗立,作用显著。

十年来,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动真碰硬”,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补偿制度等重大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福建、江西、贵州和海南等四省先后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有专家表示,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过程中,作为保驾护航的制度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比如,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探索推进碳汇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当前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建设不足,还应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统筹协调与集成创新。

新愿景新期待新使命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如今,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审计,已从以往“审钱”的经济责任审计,拓展到“审绿”的生态环境审计。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不落地的难题,2018年,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审计制度的提案》,被评为年度“好提案”。

这几年,谷树忠见证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再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他的身份也有了新变化:从全国政协经济界别,跨入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别。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再次增加新的界别。有学者表示,自全国政协成立以来,界别调整往往与国家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变化密切相关。此次增设新界别,不仅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环境资源议题的重视程度。

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

问题所指,改革所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宏大变革,涉及面宽、影响深远。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多领域的环境资源界别委员如何建言献策,格外引人关注。

今年,谷树忠关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生态修复等问题。在他看来,当前加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才能更好实现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根本转变。

“双碳”目标背景下,碳市场改革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蒋齐建议,加快推动我国北方欠发达省区碳排放权改革。他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实施以来,欠发达的省区还存在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基础保障与发达省区存在差距等问题。

本届环境资源界别成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这将从全局上聚合国家和地方环境资源人才,使履职力量更加集中、更加有力,对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障能源安全等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吴瑞君说。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是其中的重点领域。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本质上是绿色产能替代低效产能。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达1.5亿吨以上、水泥过剩产能3亿吨左右,“地条钢”实现了全面出清。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5.5%,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1.8%。当前正抓紧推动重点行业能效达标改造,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是推进能源革命的要点。当前,我国新能源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1亿千瓦以上、年发电量1万亿千瓦时以上已成为新常态。与此同时,新能源利用水平也在稳步提升。据统计,风电利用率由2016年的82.4%,提高至2022年的96.8%;光伏发电利用率由2016年的90%,提高至2022年的98.3%。

“双碳”工作推进两年多来,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1+N”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制定了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双碳”工作重点从政策制定转向贯彻落实。

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梳理今年地方两会公布的发展蓝图可以发现,各地正加紧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低碳领域,打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作为倒逼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双碳”目标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各地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分工各异,转型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还应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有专家表示,应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全国统筹,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推动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