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中国发展网 季晓莉
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当好民企“娘家人”,助力优化民企营商环境
本报讯 前方记者季晓莉报道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工商联成为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助手。近年来,全国工商联多措并举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全国工商联有500多万会员,3000多个县级以上工商联组织以及3万多个商会,能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上调查系统,掌握民营企业的困难与问题,通过信息专报、提案等方式反映给党和政府,促进及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2022年国家出台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时,全国工商联都参与了。”高云龙表示。
据高云龙介绍,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方面,全国工商联通过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促进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各种渠道提建议,促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公平竞争;通过开展民企500强发布会,宣传、介绍优秀民营企业的先进事迹和公益事业案例,优化民企的社会舆论环境;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一起,每年举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开展“法治进民企”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
“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企业感受到温暖,能够轻装上阵。我们各级工商联都把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把为他们解难题当成我们工作‘重中之重’的大事。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活动为企业投资创造机会;促进银企对接,积极协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和科技部合作,在企业项目立项、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一些实事。”高云龙表示,工商联今后将继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创新服务载体,当好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撑腰、打气、鼓劲,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长江生态保护,只要工作到位,民主监督就会切实有效
本报讯 前方记者季晓莉报道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表示,民盟从两年前开始对口云南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基层调研,他们梳理出14个大类约600个需要重点监督的方面,云南省民盟各级组织的盟员负责监督工作,并建立信息平台,随时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沟通。
“民主监督不能仅仅是板着面孔去冷冰冰地监督,而应该是满腔热忱地帮助政府部门。由于云南省科技基础不是特别强,所以民盟组织专家和科学院院士去云南提供技术帮扶,尤其针对其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例如洱海环境问题组织学者去观测。”丁仲礼介绍。
丁仲礼表示,云南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包括城市管网老化问题,磷矿开发废弃物磷石膏的污染风险问题,农业强度较大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以及高原断陷湖泊磷污染问题,“这四个问题对云南的生态环境构成比较大的挑战,像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革还任重道远,所以云南也需要大家更多的支持、国家更多的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民主监督是不是切实有效,这个问题比较有挑战性。”丁仲礼认为,这取决于一方面民主监督的主体能不能真正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工作能不能做到位,能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能不能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则是被监督的对象,对民主党派提出来的意见是不是足够重视,提出了问题以后是不是进行了改进。“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中共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只要我们民主党派工作做到位,那么监督就一定会切实有效。”丁仲礼表示。
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本报讯 前方记者季晓莉报道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表示,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长期以来高度关注国家经济发展问题。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民建中央在过去5年确定的调研题目包括“推动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等重大问题。
“民建坚持‘无调研,不建言’的原则,克服过去几年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中央与地方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会内与会外结合、座谈考察与问卷结合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断拓宽调研的范围,延伸调研的触角。”郝明金举例称,民建连续几年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问题,开展持续性跟踪调研。2021年,民建中央围绕“建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赴浙江、陕西实地考察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商贸城、创新企业等。民建先后向中共中央报送推进我国自由贸易区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促进京津冀自贸区协同发展、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助推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将进一步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报讯 前方记者季晓莉报道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表示,中共二十大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前瞻性的部署。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实现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历史性突破。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所在、价值所在。”武维华表示,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九三学社与科技界联系密切,始终坚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科教兴国方面积极建言资政、凝聚科技界共识。比如,1986年,九三学社的一些成员包括王淦昌、陈芳允等,提出了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推动了“863”计划出台。最近十几年来,九三学社坚持围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武维华表示,要把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引导动员大家共同为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支持和鼓励广大九三学社成员和所联系的科技工作者,将科技创新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需求结合起来,瞄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执着追求、攻坚克难,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功立业。”
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整合三农专家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前方记者季晓莉报道 3月5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表示,作为民主党派,要“上接天线”,履职锚定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不偏移;还要“下接地气”,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归纳、总结、提炼成比较好的参政议政材料,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参考。
他举例,民革不仅参与了脱贫攻坚战全程,还完成了对口帮扶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的任务。民革在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工作方面有专长,整合了全党的三农专家学者资源,在三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帮助完善纳雍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规划。不搞大拆大建,立足村庄既有的条件建设美丽乡村,同时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二是注重产业兴农,扶持契合当地实际,选择市场前景较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项目,通过电商平台、东西部合作对接等形式,大力推动“黔货出山”,走向广阔市场,很多农民通过产业扶持摆脱了贫困。三是着力科教助农,深入开展专业人才培育、师资培训、就学资助、校舍援建,通过中山博爱基金会开办中山博爱夏令营等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增强纳雍县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现在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我们还有一句话:纳雍不脱贫,我们肯定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我们不断线。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帮助纳雍人民向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郑建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