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不忘初心 脚踏实地勇毅前行

2023-03-10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本报前方记者 | 安 宁 付朝欢

踏上新的征途,初心和梦想历久弥坚。

截至3月7日,2023年全国两会设立的“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已分别开启两场,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最热门的的话题。在短短的通道上,多位代表委员作为亲历者,娓娓道来的“大国重器”背后的精彩故事格外引人入胜,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成果和信心。

“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上,探索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型号总设计师唐长红谈道,大飞机的研制是国家综合能力的体现,今年正好是大型运输机运-20首飞10周年。10年来,从科研试飞到服役,运-20经历了一系列严格考核,多次执行特别任务,航迹遍布我国大江南北,远赴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受到国际瞩目,彰显中国力量。“运-20飞机的研制,5年实现首飞、8年交付使用,创造了中国奇迹,基因密码就在于自立自强、自主创新。”

如今,我国大飞机的家族在不断壮大,去年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全部试飞任务、与运-20、C919“比翼齐飞”的还有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等。唐长红感慨地说:“作为一名航空科技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当祖国需要时,想用就有,想干就能。”

“仰望星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勇毅前行,用奋斗成就梦想。”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师孙泽洲讲述20多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与成就时,分外动情地说:“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对于我们来说,是‘月球已近、火星尚远’。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则是‘火星已近、梦想尚远’。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国家落后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牛”科研团队的负责人万步炎讲述了他们团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研发出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见证了我国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装备与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的转变。“目前,我们已经在太平洋等大洋,在我国的南海、东海等海域钻出了2000多个‘中国孔’,完成了多座国际海底矿山的普查勘探。这里所有的核心关键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我们已拥有150多项国家专利,16项国际发明专利。可以说,我们已经将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了我们中国人自己手里。”

“我们目光所及是星辰大海,但走的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分享了其所在团队为建设当今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不懈努力,攻克一个个难题的历程。“时光荏苒,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团队20年的努力下,我们终于把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落地为‘国之重器’。展望未来,我们还要保持足够的清醒,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保持FAST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我在这个行业投身了将近30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就是要摒弃幻想,走出一条自己的自强道路,大国重器就是要勇于担当、顶天立地。”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介绍,其所在团队通过十年努力,先后攻克了行业公认的七大项关键技术,完全形成了千吨级起重机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徐工也由默默无闻发展到全球前三、起重机械世界第一,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科学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和幸运。”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由衷地感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和国家的富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前我国的经济实力没有那么强,科学工作者即使有非常奇妙、非常好的想法,只能无奈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不一样了,我国逐渐富强起来,这给我们攀登科学高峰、冲击世界科学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良好的条件。我将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努力前行,用更多、更大的科研突破回报我们的祖国。”